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5-07-15 08:43:24
精选语文教案10篇

精选语文教案1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词的有关知识,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写出来。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在理解词的内容的基础上,在脑海中建立形象的画面,体会词的意境,感受生活的情趣。

教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如梦令》,背诵《如梦令》。

3.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领悟词的内容与意境,感受作者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

教具准备

插图、课文配乐诵读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简介常识

1.板书课题:9。词两首。介绍“词”的基本常识。

2.板书《如梦令》。介绍作者李清照。

二、初读《如梦令》

1.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并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朗读,指导书写“藕”字。

3.范读课文,指导学生把握好词的节奏。

4.词中是否有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大家讨论。

三、精读《如梦令》

1、轻声朗读课文,借助书中插图初步理解的内容,看看讲了一件什么事?你的眼前出现了哪些画面?

2、交流

(1)、这首词记叙了词人的一次交游活动,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分别是什么?

(2)从“常记”一词我们也看出词人是在回忆往事,那天词人心情愉快,开怀畅饮,微醉而归,为何会“不知归路”?

(3)“日暮”和“醉”为“误”埋下伏笔,使“误入藕花深处”显得合情合理。词人在误入之后有何表现?

3、这是件有趣且值得回味的事,难怪词人把它记录了下来。你能用语言来描绘吗?想象画面,练习描绘。

4、这么美的画面,你能读好它吗?指导朗读《如梦令》。

5、配乐朗读。

6、古人说,诗言志,意思是:写诗歌的目的是为了表达某种意愿或心境。那么,在这首词中,作者描绘了这么一种美妙的场景,表达了他的什么意思?

7、练习有感情地背诵。

四、总结、布置作业

这首词是作者青年时期悠闲生活的写照,全词文字不多,但叙述却十分完整,意境优美,构成一幅春日交游的欢乐图画。回去以后可以再找些李清照的词来赏读,你一定能读出更多的情趣。

板书设计

9

词两首

如梦令

[李清照]

日暮

沉醉---->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爱大自然

爱生活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渔歌子》

2、总结全文,激发学生自学古诗词,背诵古诗词的兴趣。

教具准备

文中的挂图,录音机。音乐磁带。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指明背《如梦令》

2、这首词描绘了哪些自然景物?你从哪里知道的?

3、导入: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词《渔歌子》。

4、检查预习。

(1)作者是谁?是哪个朝代的?

(2)说说你对这位诗人的认识。

二、出示挂图,感知画面

1、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

2、学生反馈,口头表述看到的景物及景物的特点。

3、教师总结:这里又是一幅景色宜人的江南水乡图,山前白鹭飞,两岸桃花盛开,江中鱼儿自由自在地游玩,一位头戴青箬笠,身披蓑衣的渔翁正在斜风细雨中悠然垂钓。

4、引入学词。《渔歌子》这首词描绘的正是这幅图。

三、读通词,初步感知词的内容

1、指导读下面四个字:“鳜”、“箬”、“笠”、“蓑”。

2、全班齐读。

3、自由读。

4、指名读,学生互相评议。

5、教师总结,范读。

6、小组比赛读,然后再全班齐读。

四、理解词文,深入体会意境

1、提出要求,小组合作学习。

(1)由词语到句子,结合图理解词的意思。

(2)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具体写了哪些景物?

(3)作者描绘的是怎样的一幅画面?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2、逐题反馈。

(1)词意:

不须归:不愿回家。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上黄绿色的鱼儿欢乐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怎样的鲜艳。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他被美丽的江南景色迷住了,久久不愿回家。

(2)体会意境。

a.这首词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具体写了哪些景物?

b.播放柔和的曲调,让学生闭目想象由以上景物构成的江南水乡景。

c.谈谈自己对词所描绘的这种意境的体会或感受。

3.在体会意境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词。

五、体会词中流露的诗人的心境

1、问:渔翁“不须归”缘何在?想象他此时的心境如何?

2、小组讨论、交流,然后集体反馈。

3、教师介绍张志和的个人境遇。

六、总结全文,有感情地诵读词

板书设计

《渔歌子》

借景抒情

江南春景

景:鹭、花、水、鱼、风、雨

人:渔翁垂钓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松坊溪雪景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边读边想象,感受松坊溪雪景的美。

课时划分 一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雪景,质疑导入

1、配乐欣赏松坊溪雪景图,导入课题,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最想了解什么呢?

3、带着你的疑问,让我们和作家一道去感受松坊溪雪景的美吧!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松坊溪的雪景,让作家郭风印象深刻,他用非常优美的文字记录 ……此处隐藏11081个字……学准备】

1.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等。

2.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太阳的资料。

【导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激励学生展示收集的资料,与同学互相交流,教师观察发现学生对太阳的了解程度。

2.教师讲述《后羿射日》的神话故事,让学生质疑:太阳能不能用箭射下来?为什么?太阳离我们有多远,有多大,有多热?

3.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学生展示了收集的资料后,对太阳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对神话故事进行质疑,带着疑问进入文本的学习,学生兴趣盎然;组织引导学生学习的策略与技能。】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要求,学生自学:①自读课文,把生字新词画出来,并练习读正确。注意氏读shì ,不读sì ;兽读shòu ,不读sòu ;殖读zhí ,不读zí ;蔬读shū ,不读sū ;较读jiào ,不读jiǎo;②读通句子、课文。

2.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语,指名让学生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

3.小组练读课文。小组商议读的形式,可以齐读、轮读,在组内互相正音。

4.各小组轮流朗读课文,看哪一组读得正确、流利。可以小组齐读、开火车读,或派代表朗读,读后进行评议。

【设计意图:学生带着自学要求学习生字,并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为全体参与创造机会,从而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生字;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策略与技能。】

5.默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6.师小结:《太阳》这篇课文就是围绕它的特点以及与我们的关系这两方面来写的。现在我们就先来学习太阳的特点。

三、朗读感悟,了解特点

1.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多次的朗读,对课文已有了大致的了解,那谁知道课文的哪些自然段是讲太阳的特点的?

2.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1~3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太阳的这些特点写清楚、写明白的,然后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特点认真阅读。

3.合作学习。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结组,讨论课文是怎样把太阳的特点写清楚、写具体的。教师深入小组参与讨论,并发现问题,引导合作学习的有效进行。

4.汇报交流。

①学习远的小组汇报,教师就汇报适时引导,播放课件。

看课件做口头练习: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引导学生发现通过列数字、举例子来进行具体说明,其中这些数字要精确、有科学依据。

②学习大的小组汇报,教师相机播放课件。

看课件,说体会:左边是130万个地球,右边是一个太阳,中间以等号连接。教师总结并鼓励学生发现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③学习热的小组进行汇报。

要求这一组学生在听完前两组汇报后,说得要有条理,适当引导说出列数字、打比方和举例子来说明的方法。

【设计意图: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利用各种媒体教学的策略与技能。】

5.指导朗读,深入体悟太阳特点及表达方法。

①自己练习朗读感兴趣的段落,要读出太阳的特点。

②同学们都了解了太阳的特点,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第13自然段,好好感受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四、总结

【作业设计】

必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选做:

课外阅读有关太阳的知识,可阅读书籍,也可网上浏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太阳的什么特点,谁来说说?

2.导语:那么,距离我们那样遥远的太阳,又和我们人类有着怎样的密切关系呢?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的第4~8自然段,画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一句话。

3.学生自主阅读,勾画句子,进行汇报。

二、朗读感悟

1.认真阅读第4~8自然段,小组里交流对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的理解。

2.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及生活实际,再想想对这句话的理解。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语文学习,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策略与技能。】

三、全班交流

1.引导学生畅所欲言,汇报自己的阅读体会,不必考虑发言内容是否符合课文叙述顺序;可以用课文中的语句,也可以运用搜集到的资料和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说明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没有太阳就没有人类生存所需的一切,就没有自然气候的变化,就没有地球上的一切生命,自然也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3.引导学生读读课后资料袋的内容和选读课文《妙不可言的位置》,增加对太阳的了解。

4.指导背诵课文的最后一段落。

①课件出示课文的最后一段落,学生练习读出对太阳的赞美之情。

②进行多种形式的比赛朗读。

③在熟读的情况下,指导学生将课文的最后一段落背诵下来。

【设计意图:读是语文教学的目标,同样也是重要方法和手段。语文课堂教学应坚持以读为本,并且要有效地突出读的目的性、层次性,让学生在多形式和多层次的读书活动中,理清思路,感受语言,体会情感,丰富学生的认知和体验;组织引导学生学习的策略与技能。】

四、指导书写生字词

1.出示生字卡片,生开火车读,齐读。

2.学生观察这些字的特点,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识记生字,并给生字扩词。

3.教师范写,边写边强调要注意的重点笔画(抵,不要少写一点;氏,不要多写一点;兽,下面是口不要写成曰或田;疗字下面不要写成子;庄字不要写成压,也不要把厂写成广。)。

4.学生练习写字,写完后,同桌交流评价,写得好的全班展示。

5.读写词语。

【设计意图:要帮助学生形成这样的认识一写字就要把每一个字都写好,并通过评比、展示来激发学生书写生字的兴趣】

五、总结

1.我们对太阳既熟悉,又陌生,因为我们对它的真实情况知道得很少,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它,揭开它的奥秘。有的问题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答案,有的问题我们可以从网上查询,有的问题现在还是一个谜,要等同学们长大后去探索。老师相信,只要同学们主动学习,将来一定能用更先进的科学技术,让太阳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2.下面,让我们怀着赞美、感激之情来读读课文(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作业设计】

必做:

1.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书写生字词。

选做:

练习写《太阳的自述》,向人们介绍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地球

太阳

关系密切

《精选语文教案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