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语文教案8篇
作为一名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7个,理解新词8个。
2、继续训练读懂按事情发展顺序连句而成的段。
3、能把不完整的因果句补充完整。
4、能正确朗读课文,感受爱因斯坦从小认真作业,不怕失败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学习提示”指点的方法,读懂课文第2段。
难点:体会爱因斯坦做事肯花力气、诚实、不怕失败的精神。
三、教学准备:课文录音。
四、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复习练习上下文理解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3、按“学习提示”要求读懂第2段。
教学过程:
一、揭题。简介爱因斯坦。
二、听课文录音,划出由生字组成的词。
三、学习字词。自学后检查。
1、正确认读生字和课后第3题的词语。
2、填空。
“凳”部首:( ),除部首外有( )画。
“糟”部首:( ),除部首外有( )画。
3、比一比,组词。
旦( ) 太( )
坦( ) 态( )
四、读课文,思考——讨论:课文有几段?哪一段里的句子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排列的?
五、学习课文第1段。
1、自读这一段,思考——讨论:课文中有“因为”这个词,它一般跟哪个词连用?如果要加上“所以”,那应该加在什么地方?
2、读了这一段,你有什么想法?(同学和老师做得对吗?为什么?)
六、学习课文第2段。
1、读这一段,思考这段话中的句子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
2、按事情发展顺序连句成段,应该怎么读?(回顾本单元的“学习提示”)
3、先写了什么?这是这一段中的哪几句?
4、再写了什么?划出老师说的话,体会反问句的意思。
5、最后写了什么?
(1)“强”什么意思?
(2)从爱因斯坦不做不娃娃、蜡水果,而选做难度大的小板凳,而且一连做了3次,可以看出爱因斯坦的什么精神?
6、读第2段,然后根据填空说一说。
第2段是按( )写的。先写爱因斯坦( ),再写(),最后写爱因斯坦向老师( )。
七、连读课文第1、2段。
一、作业。
1、《作业本》1、3、6题。
2、读课文。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3段,体会爱因斯坦从小做事肯花力气、诚实、不怕别人笑话的好品质。
2、训练动词和名次的搭配。
3、练习分角色朗读。
教学过程:
一、复习第2段的写作顺序。
二、学习第3段。
1、“从此”的“此”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指什么时候?
2、从做小板凳这件事后,老师和同学为什么会改变对爱因斯坦的态度的?你想老师和同学从这件事后会怎样对他?
三、读全文,思考——讨论:爱因斯坦小时候的表现跟他后来成为大科学家有什么关系?
四、练习词语搭配。
1、独立做。——交流。
2、说一说。“改变”“说明”“完成”还能跟什么词语搭配。
五、指导改写句子。
1、体会反问句的意思。
2、照样子改写。
3、交流、订正。
六、把因果句补充完整。
见《作业本》第6题。
一、再读全文,思考——讨论:编书的叔叔阿姨为什么让我们学爱因斯坦小时候的故事?
二、作业。
1、听写词语。2、选做《作业本》弹性题。3、读课文。
语文教案 篇2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与理解,8册语文教案——8.将心比心。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懂得在生活中与人相处应将心比心。
三、教学课时:
一课时
四、课前准备:预习课文、收集爱心名言五、
板书预设: 8*将心比心 阿姨 奶奶 母亲 护士 将心比心 人 人 六、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你坐在拥挤的公交车上时,这时突然上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当你在路上行走时,身旁的一位小朋友突然摔倒了,教案《8册语文教案——8.将心比心》。面对这样的情形,你会怎么做?今天,我们将学习《将心比心》这篇课文,学完课文以后,也许你就会毫不犹豫地告诉老师答案了。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让生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同桌互相帮助解决。 2.同桌之间相互进行朗读检查,纠正读错或读不好的句子。
3.全班交流,课文主要讲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
4.齐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探究明理。
自学第一节,想想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在自学基础上小组互相交流,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第二节,想想哪些地方让你特别感动?在书上做些批注。
3.学生交流读后感受,教师引导重点探究以下问题:读母亲平静的话,思考:母亲的“宽容”体现在哪里?母亲又是怎么鼓励护士的?她为什么能这么做?
4.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节。
5.学习第三节:你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这一节的理解吗?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课后拓展。
1.以“将心比心”为题,写一写生活中遇到的类似的事情。
2.创设情境,补充对话。 ①在拥挤的公交车上,一位小朋友给抱着孩子的阿姨让座。 ②在人来人往的超市里帮素不相识的老奶奶找她所需要买的东西。 ③大街上,帮助一位残疾的叔叔捡他掉在地上的东西。
语文教案 篇3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远近闻名、风尘仆仆、纳闷、长进、敬重、品行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3、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4、学会借助课外资料学习语文。
课前准备:
1、 ……此处隐藏4329个字……来描写江南美丽的景色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请小朋友们自己来读读课文,把不认识的生字圈出来,注意要读准字、词、句。
2.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师:请小朋友看看上面的这些生字朋友,你都认识它们吗?赶快和它们打个招呼吧!
3.小组合作,认记生字。
师:现在请四人小组合作,你们想想好办法来记住这些字,看哪组记得最多。
4.游戏:“捉气球”。
(课件演示:每个气球上标有生字,读对了就用鼠标点击生字,把气球定住。)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朗读课文:谁愿意来读一读这篇课文?
3.小组合作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4.小组交流汇报
5.全班齐读课文
四、书写指导,掌握结构
1.谈话导入:小朋友,我们已经会写了好多字,今天这节课,我们还要来学写几个新的字,你们有信心吗?
2.出示“口”,学生认读并组词
仔细观察,掌握结构
师:观察“口”这个字,我们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怎样写才好看?
3.师范写,生书空
4.学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5.展示学生作业,生评议
6.继续写,争取比前一个有进步
7.同样方法学写其它的汉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学生认读(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等)
2.多种形式朗读课文
二、合作交流,解疑质疑
1.读读想想,鼓励学生质疑。
2.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一些什么?
3.学生再次自由读课文,在不明白的地方上做记号。
4.四人小组交流问题,能在小组中解决的就直接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待会全班交流。
(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①“密”是什么意思?②为什么说江南是鱼米乡?
③小竹排是在水里游的,书上为什么要说“小小竹排画中游”?)
5.小结:江南一带河流很多,河里有许多鱼虾。那里还种了很多水稻,水稻成熟了可以碾成大米,因此人们都把江南一带叫做“鱼米乡”。正因为这里很美,就像一幅山水画,所以才会说“小小竹排画中游”。
6.师补充课题,生齐读课题“小小竹排画中游”。
7.朗读指导。
a在这么美的地方,撑着竹排,看着两岸优美的景色,你的心情怎么样?
b那你能用快乐的心情来读一读吗?你自己来试着读一读。
c谁来试试看,把你高兴的心情读给大家听?(指名读,齐读。)
d拓展活动:评选“金嗓子”。(小组推荐人选,师生共同评比。)
e配乐朗读课文: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江南水乡美丽的风景,鼓励学生用适当的语气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激发想象,丰富情感
⒈悟江南:小朋友都去过江南的很多地方,你能把你在旅游时看到的、听到的说给其他的小朋友听吗?
生交流介绍,师点评并指导说话。
⒉画江南:在课本的江南插图上填上美丽的一笔。
⒊诵江南:让学生根据画的内容改编课文。
⒋赞江南:小竹排顺水游到了江南的其它风景名胜区,让学生进行情境说话练习,说几句赞美风景的话。
四、课外拓展,实践活动
收集江南风景图片在教室中展览。
查找自己旅游时拍摄的照片,下节课向同学介绍旅游风景点的美丽风光。
语文教案 篇8一、激趣导入
1、出示课文插图:太阳从连绵起伏的群山背后冉冉升起,由红彤彤逐渐变得亮晶晶。你们看,红红的太阳照亮了什么地方?
2、板书课题,学习“阳”字,认识“”旁。
二、初读课文
1、小组自由学习课文。
2、指名逐段试读课文,评议。
3、同桌读。(能读准安音,读通课文就给同桌画上一个红太阳。)
三、识字
这些生字娃娃排着队走遍了阳光照射的每一个角落。现在我们看看,它们藏在课文的什么地方?
1、学生在课文中圈出生字,读一读。
2、同桌互读生字卡片。
3、交流:哪个生字最难记?给小朋友们提个醒。
游戏:登山看日出。(用生字铺成的山路)
四、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A、读句子,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联系实际理解“阳光像金子”,给学生增加感性认识。
理解“洒遍”一词。
B、指导朗读
2、学习2、3、4、自然段。
A、教师范读。
B、小组自读后,选择在家喜欢的段落进行学习、讨论、交流。
C、汇报、展示、质疑。随机出示句子:
田里的禾苗,绿了。山上的小树,高了。
田里的禾苗,因为有了阳光,更绿了。山上的小树,因为有了阳光,更高了。
● 小组派代表说说对句子的理解,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 小组派代表朗读,其他组可以竞争朗读,评议。
● 指导朗读。
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
● 小组代表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 感受河面上波光粼粼,像绿色锦缎般美丽。
并思考:你觉得它(小河)还像什么?
● 汇报,评议,指导朗读。
早晨,我拉开窗帘,阳光就跳进了我的家。
● 指小组读,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话。(着重理解“跳进”一词)
● 观察插图中小女孩的神情,感受阳光的美好。
● 指导朗读。
谁也捉不住阳光,阳光是大家的。
● 齐读句子。
● 小组派代表质疑解疑。(重点理解“捉不住,大家的”
● 指导朗读。
3、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A、学生朗读、评议。
B、小组讨论: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交流、评议。
五、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齐读课文,注意有感情。(配乐)
2、评选朗读能手。
3、背诵全文。
A、出示课文插图,教师指插图,指导背诵。
B、想像画面,同桌互背,指正。集体背诵。
六、指导写字
1、出示“我会写”。学生观察后,自由说怎样才能写好这些字,其他同学补充。教师范写,生写。
2、展示学生作业,点评。
七、读读说说
1、开火车读带有“日”字旁的字。
2、教师随意指一个字,学生组词,比比谁是“组词大王”。
八、扩展活动
1、说说阳光可爱吗?为什么?
阳光可以帮人类做些什么事?如果地球没有阳光,那会怎样?
2、画一幅图,表现阳光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