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尾巴》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比尾巴》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比尾巴》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朗读童谣,体会童谣的韵味;知道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
2、运用汉字的特点,认读12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感受汉字的魅力,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3、背诵童谣。教学重点、
难点:
1、正确地朗读课文,学会朗读疑问语气的句子。
2、背诵课文。
正文: 10.比尾巴
教学目标:
1、朗读童谣,体会童谣的韵味;知道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
2、运用汉字的特点,认读12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感受汉字的魅力,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3、背诵童谣。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地朗读课文,学会朗读疑问语气的句子。
2、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1. 动物的图片。
2. 汉字溯源的课件演示。
教学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比尾巴教学设计_比尾巴最新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入
指指你的头,指指你的眼指指你的大尾巴。
二、记忆课题中的生字尾巴
出示课题中尾巴一词:提示轻声。教师边板画尾字的进化过程,边讲解。学生记忆巴字(教师提示一种记忆方法:出示一幅动物的图,突出尾巴。)
三、初读童谣,感受节奏美
(1) 读童谣,注意读准音。提示轻声。
(2) 听老师范读,思考为什么这样读?在哪儿见过问号?(谁?哪?)
(3)把童谣中的问话读一读。
(4)男女生对读。(一问一答)
(5)节奏,读。(配音乐)
四、随文识字比、猴、鼠、短、扁、伞
1、大森林里在做什么?板书:比。讲比字;结合生活实际理。
你在哪儿用到过?板画比的小篆,体会比的意思,记忆比的字形。
2、画出参赛选手的名字,学生充当播音员,大声读出卡片上的动物名字:(图 对应贴卡片)
3、识记动物名字中的生字。
通过偏旁识记:猴、鸡、鸭。
通过溯源识记:鼠。(课件演示)
通过形声字的特点识记:松。
4、看,这些动物的尾巴各有各的特点,(小黑板出示卡片:长、短、弯、扁、一把伞、最好看。)读一读。
长短:用手比一比。你用什么办法记住短字?
扁:你发现字的字形是扁的。
一把伞:(教师板画伞,一边画一边进行实物与字形之间的联系)
还有什么可以说一把呢?你发现了什么?
(体会把与手有关系;体会形声宇的特点,)
5、比赛的结果是怎样的?请热心嘉宾帮助对号入座。
(1)教师贴图,学生检查。
(2)提出疑问:松鼠的尾巴怎么像一把伞?松鼠尾巴和伞的关系。(演示)
(3)孔雀的尾巴(看图配乐欣赏、体会最好看的意思)
五、背诵童谣
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你们已经把童谣背下来了,不信,你们跟着音乐的节奏背给老师听听。
六、游戏巩固词语
壁虎找尾巴(认字、编一句儿歌:谁的尾巴能再生,壁虎的尾巴能再生。)
七、写字
1、读一读。
2、记一记。生字的笔顺。
3、看一看。观察:出现的相同的笔画是什么?有什么不一样?
4、写一写。教师范写,学生临写。
重点写公。
八、总结
你有什么问题?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比尾巴》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朗读问句。
3、激发学生喜欢学习汉字和观察其他动物尾巴特点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11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读好文中的问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游戏导出课题。
师:现在咱们做个游戏,我说你摸(摸摸你的头……摸摸你的尾巴)
2、指名读课题,提示“巴”是轻声。
二、整体感知,认识参赛选手
1、初读课文,找出参赛的小选手。
师:到底有哪些小动物要参加比尾巴大赛呢?它们就藏在咱们的课文里面,现在,我们就读一读、找一找,划一划吧!
2、学生自读课文。
3、引导学生说出六种小动物,认识小动物名称。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比 尾 巴 谁 长 短 把 伞 兔 最 公
2、小老师带读。
3、开火车读。
4、交流识字方法。
5、读去拼音的生字。
6、读词语。
四、细读文本,学习问句。
(一)学习一、二节
师:小动物们马上要进行第一场比赛了。这一场他们比赛什么项目呢?我们一起看看。
1、出示三个问句,生读三个问句,认识问号。
师:小朋友们,你发现了什么?
生:每一句的后面都有一个同样的问号。
师:哦,这个像小耳朵一样的符号叫问号,这种有问号的句子,我们把它叫做问句。
2、说问句训练
如:今天早上你吃饭了吗?你好吗?你上班了吗?
3、指导朗读。在读这种句子的时候声音就要扬起来。
4、读一读这三个问句。
5、现在比赛项目知道了,那比赛结果怎样呢?同学们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吗?请同学们快速找一找,读一读。
6、交流讨论:松鼠的尾巴像什么伞?
7、小结:看了第一场比赛,我们知道猴子的尾巴-------长;兔子的尾巴---短;松鼠的尾巴-----像一把伞
8、师生一问一答,朗读课文一、二节。
(二)学习第三、四节
第一场比赛真精彩,我们再来看看第二场比赛。第二场比什么呢?(出示第三节内容)
1、生读第三节问句。
2、出示指名读第四节。
3、读第四节
五、读中感悟,培养语感。
1、两场比赛都结束了,小动物们可高兴啦!我们带着高兴地语气把课文读一读。女同学来 ……此处隐藏19500个字……让学生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可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三、了解故事起因
1、出示课件1。
析:出示课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指导想象又培养了学生想象力。
2、让学生看课件。
3、提问:
小朋友们,能把你刚才看到的告诉老师吗?
4、指名回答。
5、指导想象:
小壁虎的尾巴被蛇咬断了,它会怎么想呢?
(指名说)
四、了解小壁虎借尾巴的过程
1、出示课件2。
析: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2、让学生看课件听朗读。
3、提问:
小壁虎向谁借尾巴了?
4、自主合作学习:
⑴ 让学生自由找好朋友去学习自己喜欢的那段课文。
⑵ 汇报学习成果。
(分别出示课件2、3、4)
五、拓展练习
1、出示课件5。
2、让学生观察课件并展开想象。
析:这一练习,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也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六、小结及知识的延伸
析:知识的延伸,扩展了学生认识自然科学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七、了解小壁虎借尾巴的结果
1、出示课件6、7。
2、让学生看课件听朗读。
3、提问:
⑴ 借不到尾巴的小壁虎心情是怎样的?
⑵ 后来小壁虎为什么高兴地叫起来?
⑶ 小壁虎为什么会长出一条新的尾巴呢?
4、理解“难过”与“高兴”是一对反义词。
5、指导朗读课文最后一句。
通过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小壁虎发现自己长出新尾巴后高兴的心情。通过老师的讲解,懂得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的特点。
八、巩固练习
表演全文。
1、出示全文课件。
2、老师口述全文,学生表演。
3、师生互评。
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培养了他们的说话能力和表演能力。
九、作业
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十、教学过程流程图
1、导入、揭示课题
2、让学生质疑
3、出示课件1:
了解故事起因。
4、出示课件2、3、4: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5、出示课件5:
拓展学生思维。
6、小结及知识的延伸:
出示课件6、7:
了解故事结果
7、巩固练习:
表演全文。
《比尾巴》教学设计15教学目标:
1.了解小壁虎尾巴易断、可以再生的特点,及小鱼、燕子、老牛等尾巴的特点。
2.在语感训练和表演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会认9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壁虎尾巴的功能以及可以再生的特点。
教具准备:图片、生字卡。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一份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通过谈话揭示课题,板书课题。然后听读课文,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情景。
二、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
1、 借助图画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想办法认识。
2、 同桌互读课文,比比谁读得最通顺。
3、 出示词语,检查认读情况。(先带拼音认读,再去掉拼音认读)学生先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三、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小壁虎向谁借尾巴了?借到了吗?请大家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2、 指名回答。板书:小鱼、老牛、燕子。
小壁虎为什么借不到尾巴呢?让我们跟着小壁虎一起去看看吧!
3、 学习第3小节(出示小鱼图及第3段的文字)
小壁虎是怎么说的,找出小壁虎说的话,读一读。
哪位小朋友也能很有礼貌地替小壁虎向小鱼姐姐借借尾巴呢?
小壁虎这么有礼貌,为什么小鱼姐姐还不把尾巴借给它呢?教师相机板书:用尾巴拨水。
是呀,小鱼的尾巴是用来拨水的,如果没有了尾巴,小鱼就不能游来游去了,所以小鱼不能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4、 分角色朗读小壁虎与小鱼的对话。
①同桌分角色朗读对话。要求记住对白。
②带上头饰上台加上动作表演对话。
小壁虎从小鱼那儿借不到尾巴,它又去向老牛和燕子借。(出示老牛图和燕子图)出示自学要求:1、有礼貌地读第4小节和第5小节。 2、找一找,老牛和燕子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呢?
学生自学第四第五段
指名朗读第4小节,为什么老牛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用尾巴赶蝇子。
指名有礼貌地朗读小壁虎与老牛的对话。
(4) 指名朗读第5小节,燕子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用尾巴掌握方向。
指名有礼貌地朗读小壁虎与燕子的对话。
男女生分角色朗读第3、4、5小节。
( 四、总结全文。说说学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呢?
第二课时
一、读准字音。
出示生字卡片,读准字音。(指名读、分组读、开火车读)
二、分析记忆字形
1.利用识字方法记忆字形。
(1)熟字带生字。
(2)熟字加偏旁或换偏旁。
2.指名读字扩词。
三、指导书写
1.教师在田字格里示范写字。
2.学生书空仿写,然后在书本上练习写字。
3.展示交流。
四、作业设计
1.读读说说
游来游去 飞来飞去 跑来跑去 跳来跳去
来 去 来 去 来 去
2.写出下列汉字的笔顺。
姐:___________________ 呢:___________________
呀:___________________ 哪: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合适的词语,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小鱼 小山羊 燕子 小鸭子 老鹰 小牛
(1)( )和( )在水里游来游去。
(2)( )和( )在空中飞来飞去。
(3)( )和( )在草地上吃青草。
五、全文总结
六、作业:
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个爸爸妈妈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