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华】社会调查报告汇编六篇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社会调查报告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社会调查报告 篇1第一天我们江苏省苏州大学老年人赡养问题调查团队镇江分地区调查基本活动是在句容随即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中年人如何赡养老人。以下是调查结果:
①您的兄弟姊妹有多少?57.1%选择2个兄弟姊妹.14.3%选择3个兄弟姊妹.28.6%选择有三个及以上兄弟姊妹
②您父母现在的居住状况是?14.3%选择和固定的一个子女一起居住.85.7%选择老人单独居住
③令每个月给父母的生活费是多少?66.7%选择500元以下.16.7%选择500—1000元.16.7%选择1500以上
④您的经济实力?85.7%选择1000—5000元.14.3%选择低于一千元
⑤是否了解赡养老人的相关法律?28.6%选择很了解.57.1%选择基本了解.14.3%选择不太了解
⑥经常陪老人去检查身体吗?所有人选择的都是不定期,只有老人感到不舒服时才去
⑦您经常陪父母谈心吗?28.6%选择经常陪父母谈心.71.4%选择很少陪父母谈心
⑧您父母平时的娱乐活动主要是什么?57.1%选择下棋打牌打麻将.14.3%选择参加一些老人组织,生活很丰富.42.8%选择仍然忙着工作,支持子女经济
⑨您觉得自己对代父母的状况是?14.3%选择感觉自己对父母不够好,心里很惭愧.42.8%选择感觉自己对待父母一般.42.8%选择感觉自己对待父母很好,心里很踏实
⑩您觉得自己的付生活得开心吗?42.9%选择他们的生活的很好.57.1%选择他们生活的一般,平平淡淡。最后一个问题是问您年龄大了以后,希望子女如何赡养您?有调查者写到量力而行,大部分调查者没有写这道题目。
下面我们来分析这些数据:首先第一个问题告诉我们所有的被调查者都不是独生子女,因此第二个问题就有意义了,第二个问题说明大部分老人选择单独居住,只有少部分老人和子女生活在一起,对此我有两点认识。一是老人和子女有生活方式的不同,所以生活在一起有较多的摩擦,才有了大部分子女与老人分开居住.二是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老人体力和精神状况均不佳,尤其是当老人只是形单影只是,不方便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子女应该考虑到老人单独生活时的不便,并做好充分的工作。
对于第三四个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被调查者的月收入在1000—5000元之间,而给老人的生活费每月在500元以下,我们似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要么老人生活的非常简朴,生活标准很低,要么就是老人仍然在工作(这和第八题又对上了),但是不管是哪一种情况,我们都应该看到,老年人的生活状况急需提高。对于是否了解赡养老人的相关法律,大部分人选择基本了解和非常了解,这说明目前社会上对赡养老人还是比较关注的。
第六七十三个问题实际上是从子女对老人付出的角度出发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子女不经常和父母谈心,并且没有带老人检查身体的状况(这可能和中国医疗事业的发展有关,中国人没有定期体检的习惯,即使有定期体检,也是单位组织的,体检者也是抱着不体检白不体检,反正又不是自己花钱的态度,但是,对于老年人,子女却应该给予特别的关注,因为老年人体质较差,因此子女应带老人定期去体检)。
同时数据也显示基本上认为父母生活得很好和认为父母生活的平平淡淡的各占一半,我个人认为,由于子女和父母之间缺乏经常的交流,而子女主观认为只要父母经济上不成问题生活就满意了,所以实际上我认为老人的生活满意度远远没有子女所想象的那么好。
从第八个问题我们可以看出,有相当一部分老人还在继续工作,即使不工作的,平时的活动无非也是打麻将,因此老人的业余生活应该是比较单调的,所以,从政府的角度看,要努力建设让老人生活的各项基础设施,让老人生活丰富多彩。
我们第二天的活动是到丹阳的老年公寓了解老人生活情况、精神情况,进行适当交流,帮助老人打扫卫生、改善心情,了解在老年公寓受到的待遇。从我们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到住在老年公寓的老人基本上都有自己的退休工资,而且很多老人都是企事业单位退休的。老人对子女赡养自己的满意程度大都很好,但是老人更倾向于和子女同住。
对于这些住在老年公寓的老年人来说他们平时的娱乐活动主要是下象棋(老年公寓将有专门的象棋室)、看报纸、打麻将、聊天(由于老人的身体大都不太好,所以虽然老年公寓建有乒乓球馆,但是却没有老人在打球,而且很多老人生活基本上不能自理,所以还请了护工)。在谈到老人对这个社会对他们的关注程度时,老人们大都认为现在社会关注程度一般化,但是正在逐步提高,这显示了老人对政府工作的认可。
我们第三天的活动有两个,第一个是实地走访,寻找当地空巢老人,进行慰问并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第二个是调查大学生对赡养老人的态度和认识。在调查农村老人的时候,我们发现了很多问题。我总结了一下,觉得问题主要来自于四个方面:
一是老人的经济条件基本上还是非常拮据,很多老人仍然奋战在工作的第一线,由于没有工作技能和卖苦力的身体素质,很多老人也只能够面青养活自己,一旦有什么身体上的不适,经济上基本上就陷入危机了。
第二是老人们业余生活非常单调,很多老人在家听你的角色几乎等同于一个看门人,而其余大部分老人除了打麻将、看电视是最大的活动之外,其余生活中的爱好几乎为零。
第三是和子女之间往往由于代沟的问题而事实发生矛盾(当然也有很多子女互相推卸赡养老人的义务,结果是老人生活窘迫的也有)。在调查大学生是,我们小组采取的是在QQ上直接把问卷发过去,好友做完后发过来,我们再进行总结的方法。
以下是调查的结果:
①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中的家庭赡养与抚养了解多?5.9%选择非常了解.29.4%选择知道一些.29.4%选择了解很少.35.3%选择几乎不了解
②如果子女对老人不闻不问,你对这些子女有什么态度?58.8%选择教育他们.23.5%选择想教育他们,又不敢当面讲.11.8%选择事不关己,没必要管
③你和爷爷奶奶经常聊天吗?41.2%选择经常.41.2%选择很少.11.8%选择几乎不和爷爷奶奶谈心
④平时关心父母的方式是?64.7%选择在学校经常打电话给父母,询问家里情况.35.3%选择在家帮父母做一些家务事.11.8%选择做一个倾听者,排解他们工作生活中的苦闷.5.9%选择几乎没有想过父母,感觉他们生活的很好,不需要自己额外的关心
⑤你觉得是政府履行赡养老人的职责还是子女赡养老人,为什么?70.6%认为是子女,你有 ……此处隐藏5863个字……,是有效填补留守儿童内心对爱、对亲情缺失的一种方式。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为农村留守儿童撑起一片爱的蓝天。
1、强化政府统筹管理,加大社会支持的力度。比如在城市中打工族密集的地方,增加城市教育设施,降低打工子女的入学收费要标准,逐步改善民工子女就学条件。对未能入学的民工子女可以通过开办寄宿制学校,假期学校等,逐步建立社会监管体制,打破城乡体制,给予农民工及其子女切实的市民待遇,运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帮助农民工把子女带到打工地学习和生活。开辟打工子女就学的“绿色通道”,使其享受与打工所在地孩子同等的.教育待遇。这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所在。
2、学校要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 ,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其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教师应承担起家长或监护人的部分责任,多与留守儿童交流谈心,提高亲密信赖程度,给予更多关爱和正面引导。
3、镇、村两级要逐步探索帮助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的新路子,在社会上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结对帮扶,也可以建立家长代管制度,教师要真心实意地走进学生心灵,从心灵上关心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驱除他们由于父母不在而积压在心头的阴影,让留守儿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追求。
4、家长要转变观念,增强自身发展的能力,多渠道寻找就业门路。外出打工的夫妻有能力的一定要把孩子带上跟随自己打工读书生活。要正确教育和引导好孩子,树立“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如果条件允许夫妻最好留一个在家与孩子一起生活。因为家庭的安全
感和亲情的温暖是任何外力都无法取代的。外出的父母要经常回家或打电话与孩子沟通,交流感情,和学校沟通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5、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加大新闻宣传力度,引起社会各界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引起社会的重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寻求解决的办法和途径,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格局,让外出打工的父母安心,让在家的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四)社会实践活动的收获
1、锻炼品质,历练人生,大力弘扬奉献精神。短短几天里,我们和孩子们进行了零距离的内心交流,我们将爱带进了这个美丽的小山村,我们让爱在青山绿水,蓝天白云中得以传承。我们匆匆走过,收获的不止是美丽的风景。我们更多的是体验到了作为一名志愿者的感动和快乐,难忘的经历是人生一笔财富。
2、群众的支持与拥护是我们此次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活动自始至终都得到父老乡亲的支持与配合。无论是队员们的吃住问题,活动的宣传,或是深入留守儿童家庭的调研,抑或是关爱留守儿童的宣传活动,当地群众都热心的帮助我们,这是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此次活动,我们学会了如何待人处事,学会了用真诚和微笑去帮助和感谢他人。我们收获了信任,收获了果实,也收获了快乐!
3、团结、奉献精神是一项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队员们在活动过程中互相帮助互相勉励的团结之心以及用真情服务社会的奉献之心与投入实践活动的热情,是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富有成效的关键。
4、收获成果,再接再厉,将爱进行到底。本次活动得到了学校党委等组织单位的大力支持,正是因为有了全社会的共同关注,我们才能让爱心的力量更加强大。孩子们的快乐成长、村民的感谢等等,都让我们收获感动,收获欣慰。我们坚信,爱心事业不会因为实践活动的结束而结束,我们会继续努力,将爱传承!
(五)总结:
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社会实践也是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最好阵营,更是大学生服务社会的最好窗口。社会实践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从与人民群众的广泛接触、了解、交流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和体验,从无数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启发和教育,使思想得到升华,社会责任感增强。在实践中,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提高了认识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磨练了青年大学生的意志,也培养了大学生理论运用与实际的能力与团队合作的精神。
社会调查报告 篇6这寒假我过得充实而快乐,关键的是我参加了一个是会实践活动,就就业形势做了个走访调查.
高校不断扩军、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就业压力大,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已经成为了现状,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应届大学生现在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局面:是回到学校继续深造,还是在社会中继续寻求自己的一席之地呢?为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大学生就业形势,也为了帮助我们这些在校大学生能更多地了解就业信息与今后的在校规划,我们一行13人组建了山东大学“与我同行共访校友足迹”寒假社会实践考察队,走进山东乐清,以山东民营企业为立足点,调查了以山东大学毕业生为主体的历届毕业生就业状况和职业发展状况,从点—线—面角度寻求相关信息。
关键词:历届大学毕业生 就业状况 山东大学 山东乐清民营企业
短暂而又艰苦的10天暑期社会实践随着晚会幕布的缓缓落下而告了一个段落。在这段日子里,我们13人有过沮丧、有过流泪;但是我们相信,正如歌词中唱的一样只要我们一起努力共同渡过那段黑暗的日子后,阳光会以最灿烂的姿态来迎接我们……
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就业形势是十分严峻的,而应届大学生就业问题更是牵动着党和国家的心。“20xx年,全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在前不久举行的 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国家劳动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在面对20xx年的就业状况进行分析时给出了这样的判断:高校毕业生增量多、压力大,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已经成为了现状。据相关官方数据显示XX年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至413万,比去年增加75万人,增幅达22%,但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未签约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仅占总人数的49.81%。
为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大学生就业形势,也为了帮助我们这些在校大学生能更多地了解就业信息与今后的在校规划,我们实践队决定走进山东民营企业的发展源地——山东乐清,走进当地的大小民营企业,采访企业中的历届大学毕业生与企业老总,向他们收集更多更全面的第一手资料。
在10天的实践时间里我们走访了大量的企业,以山东民营企业为立足点,调查了以山东大学毕业生为主体的历届毕业生就业状况和职业发展状况;并且我们走访的企业基本包括了各个行业(制造、销售和服务等)以及各种规模(有正泰、德力西等大型企业,也有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小型企业),共收回了大约3000 份有效问卷。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次得到的调查结果是具有相当的可信度的。
我们的问卷主要涉及了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现在工作情况设问
2.针对工作满意度的设问
3.是针对自我效能感即工作胜任状况的设问
4.针对自我期许和对企业的期许设问
5.针对就业信息和就业途径设问
6.大学期间的活动锻炼对就业的影响
7.企业的用人标准和学校教育的优劣势
8.在校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就业具有多少程度的影响经过我们的统计初步得到了以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