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写作 > 调查报告

学生调查报告

时间:2023-05-24 01:26:19
【精选】学生调查报告范文汇总10篇

【精选】学生调查报告范文汇总10篇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其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窍门。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生调查报告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生调查报告 篇1

一、活动的实施:

(一)调查对象:从本次课题研究目的出发,在本校学生中,选择全校学生参与此次问卷调查。

(二)研究方法: 学生学习情况问卷调查法

(三)问卷设计

学生厌学情况问卷设计,主要从四个方面设计了35个问题。四个方面分别是:1家庭情况调查;2.学生的厌学程度;3.导致厌学的原因;4.家庭教育方面导致厌学情绪的因素。

(四)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在全校学生中进行学生问卷调查,共收回问卷352份,有效问卷为352份,有效率达到100% 。

(五)数据统计和基本情况分析。

二、本次调查问卷具体调查情况如下:

1.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

本项内容共包括四个问题:家庭住址、家长成员、家庭关系、家庭的教育方式。

1. 从表中可以看出,家庭中的成员,三胎以上(含三胎)占45%二胎占50%,独生子女只有5%;家庭关系中,离异后再婚家庭占40%,离异后单亲家庭占20%。家庭的教育方式中:要求高,管教严,动辄实施暴力管教占26.5%;关心较少,缺乏沟通了解占34.6%(其中不知道如何教育占90.09%);漠不关心、不闻不问占38.9%。

2. 学生的厌学程度:不热爱学校,认为上职业学校是无奈的选择占93.63%;没有家长和老师督促,不主动学习的占79.30%,有时主动的21.09%;坐在书桌前进行学习时,立刻感到厌烦的4.07%,有时厌烦83.14%;成绩不好的科目不努力的11.63%,有时努力63.37%;因为看电视或和同学玩耍的时间过长而挤掉了学习时间,经常这样65.58%,有时这样25.70%。可以看出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厌学情绪。

3. 学生对学习的重视程度和对自己的期望:对学业成绩无所谓的48.72%,比较看重的51.28%;根据学习情况,认为自己能打60分以下(差):13.94%,60到85分(中):73.33%,85以上(优)12.73%。可以看出约一半学生认为学习无所谓,一半比较看重,但对自己的评价都比较高,比较自信。

4. 学生厌学的家庭原因:家长不了解4.65%,了解的少 48.26%;当学生犯错时,家长打骂一顿了事 6.40%,管不住,不理睬 5.23%;家长的教育方式不是以鼓励为主46.51%;父母的教育方式不能接受的6.40%,有时能 46.51%;学习上家长从不过问 21.16%, 要求一般 50.47%,严格、有措施 28.37%;家长(父母)和学生较少在一起 8.58%;

学生认为父母对自己没有期望的1.16%,一般33.72%,期望很大的65.12%;家庭人际关系不和谐的65.23% ,一般的26.16% 。可以看出学生厌学的主要家庭原因是:家长与孩子沟通少,在一起的时间少,教育方法不科学,对孩子的期望高但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求不严格,不重视。就是说重结果而轻过程,违背教育原理。

三、一般性结论

通过本次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对我校当前学生家庭教育情况做出下面的判断:

大部分中职学生学习过程不够主动,自觉,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厌学情绪,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较高,但是对孩子的关心较少,缺乏沟通了解,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求不严格,重结果而轻过程。家长文化水平偏低,教育方法不科学。

(一)经济基础为实施良好的家庭教育提供了保障,然而家长整体素质不高,很难为学生提供真正意义上的高质量的家庭教育。

(二)过高的学业期望值与当地社会教育大环境差、家长素质较低之间的矛盾,使得学生承担了过重的学习压力,而在兴趣、特长、智力等方面却得不到应有的充分发展。

(三)虽然民主型家庭教育方式逐渐成为主流,但是权威型或放任型家庭教育方式依然大量存在,学生在极端教育方式的影响下,道德价值观、个性心理等方面极易受到扭曲。

四、提出建议

(一)构建完善终身学习教育体系,不断提高家长自身素质。我们认为,当前,政府和有关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对仅有初等教育水平的公民的继续教育力度,可以通过办社区居民文明学校、专业教育证书制度等形式,提升这一层次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使之能够在家庭教育中真正成为学生的榜样。而在这些方面,学校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要阵地,我们要积极与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取得联系,通过协议合作等形式承担一定的义务和责任。

(二)健全和完善家校合作机制,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学校应加强与社区、家庭的合作,办好家长学校,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家长学校工作,指导和协助家庭转变家庭教育观念、改善家庭教育环境,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学生调查报告 篇2

调查主题:关于“三八”妇女节孩子有无给母亲送礼物或祝福的调查报告。

内容来源:街头问卷采访

今天是20xx年3月13日,三八妇女节刚刚过去五天,我来到了我家附近的光明楼物美超市门口做一次问卷采访。因为正是傍晚时候,街上来往的行人很多,有上下班的叔叔、阿姨,也有刚刚放学的中小学生。我想:“在这里进行采访,可能会顺利一些。”我站在人流里看着来往的陌生人,我有些胆怯,始终没敢开口。这时一个熟悉的面孔出现在我面前。啊!是邻居家的姜雪琪和她的妈妈李红阿姨,我忽然觉得救星来了。马上拦住了他们,说:“李红阿姨,您能帮我做一个调查吗?”李红阿姨说:“没问题,你问吧!”我鼓起勇气问:“‘三八节您收到礼物了吗?是什么?收到后什么心情?”李红阿姨爽快地回答了我的问题,我心中一阵欢喜,原来采访这么简单。看了自己的担心很没道理。

第一次尝到成功的滋味,我胆子一下子大了起来。很快,我又找到了第二个目标,那是一张陌生的面孔,我深深吸了一口气,平静一下心情勇敢地走上前去问:“阿姨……”“对不起,我们有急事。”阿姨边说边走了,看都没看我一眼。我好像被泼了一盆冷水,心凉了一大半,委屈的泪水在眼圈里打转。我对自己说:“没关系,再来一次。”于是我又找到了一个,还是一个生面孔,我努力克制住自己的胆怯问了三个问题,没想到那个阿姨笑眯眯地回答了,原来这个世界还是和气地人多。

我真高兴,我的任务完成了,我终于战胜了自己的胆怯心理。

结果分析:

回到教室,我们对这次调查情况作了总结分析。今天我们全班一共调查采访了94人,其中有71位妈妈收到了礼物,所占比例是75、5%。看到这个结果,我感到高兴,因为有75、5%的孩子给妈妈送礼物,哪怕是一声问候 ……此处隐藏12852个字……师、管理心理学专家师至洁以往跟大学生们交流时的感受是:很多学生会以考研来回避其实并不残酷的就业,这一方面可能跟逃避就业压力有关,也说明了很多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其实是一片茫然。缺乏有效的指导。

学生调查报告 篇9

一、调查目的与方法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改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当代的中学生,他们的消费状况如何呢?为了了解学生的消费现状,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我们从消费来源、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观念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此次调查采用个别咨询的调查方法,共调查210人。调查以四中各年级学生为对象,其中初一学生120人,占调查人数的57.14%,初二学生50人,占调查人数的23.81%,初三学生40人,占调查人数的19.05%,男生100人,占调查人数的47.62%,女生110人,占调查人数的52.38%,因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四中学生消费现状与特点

1.中学生是经济上不独立的群体,大部分同学消费趋于合理。

调查中发现有95.7%的中学生的生活费用来源于父母的劳动收入,有4.3%的中学生生活费用来源于亲戚或政府救济。对父母经济上的依赖是中国学生的共性所在。大部分学生的消费趋于合理,每周的生活费用在50元以下的有57.8%,在50-100元的有32.2%,100元以上的有10%。平时上学,走路上学占38.7%,骑自行车上学占30.6%,坐公共汽车占10.7%,其他(坐出租车、父母单位的公车)占7.6%。在花钱时,能考虑到要节约、有计划或能想到父母赚钱辛苦的同学占78.8%。在穿着方面首先考虑到适合自己的有67.8%,不刻意模仿明星穿着打扮的同学占62.7%。这说明同学们能考虑自己的家情,做到适度消费。

2.少数同学超前消费、盲目消费现象严重。

……

3.学生的“人情消费”普遍,浪费现象严重。

……

4.穿着消费趋于高档化

……

5.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不协调

……

三、消费现状的原因的分析

任何一种现象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总是与一定的社会现象相联系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的不合理消费是多种因素的合力作用造成的。

首先整个社会在由温饱向小康过渡,现在的中学生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家长们格外关注孩子们的身体发育和物质享受。只要有能力,家长对孩子们的消费很少会去限制。即使经济条件不怎么好,有些家长也会千方百计去满足孩子们的要求。于是,使孩子习惯了“以我为中心”的生活方式,形成了“吃的讲营养,穿的要名牌,用的需高档,玩的求排场”的生活标准。

其次,在社会上一些厂商对商品夸大其词。如,美观诱人的各类学习文具广告,形形色色的各类高档食品、名牌服饰等,漫天飞舞使得缺乏辨别能力的中学生无所适从。同时,有些大众媒介、影视文化等传播不恰当的消费观念和宣传不适宜的消费内容,使得中学生们过早的熟悉了成人的消费方式和消费标准,于是便追求名牌、讲排场,一掷千金。

四、对策和建议

既然学生消费的误区是多种因素合力造成的。那么要转变学生的消费观念,纠正学生的不良消费习惯,就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1.家庭是学生消费习惯养成的第一因素。家长的行为极易影响学生。因此,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和社会,教育子女勤俭节约,教孩子从小就懂得区别需要什么和想买什么。对子女的消费攀比、浪费不可纵容。

2.学校应加强对学生消费的教育、引导。学校可制定一套引导学生消费的计划和措施,及早引导学生学会理财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3.社会是学生消费的大环境。因此培养学生科学的消费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社会应协调各方面力量,为学生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积极向上的消费环境,营造一种节俭光荣、合理消费的社会环境气氛,形成大家齐心协力关心消费教育的合力,为学生提供一种正确的消费导向。

学生调查报告 篇10

水是生命的源泉,没有水,我们的生活将无法继续下去,人类就不能生存。虽然我市不是一个用水紧张的城市,但水污染却存在,我家门前的小河就是最好的见证。这条小河原先可美了,河水清澈见底,游鱼水藻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三五成群的小孩子在河里嬉戏、打闹。岸边杨柳依依,倒映在风平浪静的水面上,为小河增添了许多生趣,幽静极了!那时侯的小河是居民的骄傲。因此,连续6年荣获“省级文明农村”荣誉称号。可现在呢?它被污染的不成样子了,河边垃圾成堆,而且臭气熏天,变成了一条黑乎乎,臭烘烘,人见人厌的臭水沟了。失去了以前美丽的外貌,被人们强迫地换上了一副丑陋的外表。人们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我们必须共同关心和解决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因此,我利用双休日的时间约上老爸去坦头老家做一次实地调查。

二、调查过程

访问爷爷有关河流的情况,把照片拍摄下来,对家门前的小河的水污染进行实地调查、讨论。

三、水污染的原因

1、据我调查所知,工业废水、生活废弃物不经过专业的处理,直接排入河里,就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大量的使用化肥和农药,也会污染水资源……2、人们往往为了图省事,把垃圾随手的扔在了清澈的小河里,使水变脏、变臭,成为了臭气熏天的臭水沟。3、有些人经常随便地把一次性饭盒、一次性塑料杯,还有白色的塑料袋,往小河随手一扔,就一走了之了。里面的污染物会渗透到深水里。水就会污染,也会造成白色污染。4、有些卖蔬菜的小摊,剩下了一些坏的蔬菜,往往扔在一边,就不再管了,有些住在河边的家庭,经常也把一些坏了的菜扔到了水里,在以后漫长的日子里,臭菜腐烂了,甚至有些粪化池的脏水也直接排到河里,就严重的污染了水资源。

四、调查分析

经过实地调查,我认为水污染给居民带来的危害。

地下水污染,用水困难,河水污染严重滋生大量蚊虫,河水散发刺激性气味,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五、解决方法

1、为了改善河道环境,应尽快开展河水、河岸等全方面的治理工作。首先,对污染源进行处理,杜绝工厂、养猪场把污水、粪渣直接排放到河流中,应集中处理,避免其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然后,对河边、河道中的建筑材料(已废弃的)进行清除,并对水道进行整改,进一步将河内的垃圾、淤泥清除。后在河边种树,植草皮,建立绿化带,避免沙土流失。

2、对沿岸居民及全体市民进行环保教育,增强环保意识,河流的环境,主要还是在于大家的思想意识,故人们应自觉保护河道,保护环境。这样,一条全新河流才会永远呈现在人们面前。

六、结论

总之,要明确,环境受破坏,受影响的还是人们自己,我们应当充分了解环境与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认识到人们改变环境的利与弊。影响水资源的因素还远远不止这些。虽然我的调查研究也许还不够成熟,但希望能把环境问题,水污染问题在人们的脑海中的地位提高,这样才会使出现的问题一天天好转。我们要尽快让地球母亲恢复它以前美丽的样子吧!

《【精选】学生调查报告范文汇总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