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学生调查报告范文锦集四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生调查报告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生调查报告 篇1近几年,我国许多高等院校纷纷开设电子商务课程,学生反映强烈。
北方交通大学是我国率先开展电子商务教学的高校之一,1992年就开设了《条码技术与电子数据交换(EDI)》的选修课,1996年该课被列为物资管理和国际企业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在新制订的九八级教学大纲中,《电子商务》被列为管理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
在教学实践中,北方交大已经形成由教师的电子教案、学生的电子作业、交互式的远程网络教学系统以及电子商务网络案例教学模拟试验等构成的全方位多媒体教学体系。
作为教育部远程网络教育试点,已经在因特网上实现了“电子商务”课程的远程网络教学。
“电子商务”是北方交大学生们的热门话题之一。
那么,在校大学生们是怎样看待电子商务这个问题的呢?1999年底,由与北方交通大学电子商务协会共同对北方交大的在校学生做了有关电子商务的问卷调查。
调查采用书面问卷形式,受访大学生575人,研究生38人(其中MBA20人),这些学生分别来自各个年级,涵盖了电信、经济、管理、法律、运输等多个专业,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调查包括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电子商务的认识,包括以下几个问题:1、你知道什么是电子商务吗?2、你能就电子商务对社会的影响谈谈自己的认识吗?3、你能说出电子商务的一般流程吗?4、你知道什么是EDI吗?5、你对电子货币了解吗?第二部分是获得电子商务的途径,包括以下几个问题:1、除了上课外,平时你从哪些方面了解电子商务的知识(依次举出三种途径)。
2、请列出你阅读电子商务论文的具体报刊名称。
3、你参观过电子商务的展览会吗?对电子商务的认知程度在被调查者中,60.5的本科生和100的研究生表示对电子商务的概念有一定了解。
数据显示,大学生们对电子商务表现了较大的关注,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对此的认识也越深。
在对电子商务的概念有一定了解的学生中,认为电子商务对社会有很大影响的占23;认为有一定影响,但短期内难以形成规模的学生占46;认为中国目前发展电子商务尚有难度,对老百姓影响力有限的占31。
这一方面说明在校大学生对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对社会的影响的认识还较为冷静,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和在校教育与社会的需要还有一定的距离。
这不能不让我们担心,电子商务正以令人难以想象的高速度发展,而目前的教育及受教育者能否适应市场的需要?在对电子商务的了解程度进行深入调查时发现,问题确实很多。
表示对电子商务流程有明确认识的同学中,本科生仅占32,MBA占80,大部分非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对电子商务具体贸易流程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初级阶段。
在对EDI的认识上,仅有不到9的人(研究生32)表示曾有过了解;4的人(研究生18)能就EDI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且这部分人全部是经济管理类学生。
可见,在深入系统的学习中,电子商务逐渐体现了它的学科性——以经济管理为主。
在这方面,经济管理类的学生有其专业的优势。
但是所占比例之少,尤其是其他专业无人了解的现状实在令人担忧。
在对电子货币的调查中,仅有1人在网上使用过电子货币。
本科生中仅有9人表示对此作过专门的研习,而且都集中在计算机专业和信息通信专业。
研究生中也仅有4人表示自己曾钻研过此类问题。
另有10人表示对此很有兴趣,这个数字是相当低的,仅占总人数的2。
电子商务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在涉及到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问题——金融电子化与贸易安全上,电子专业、法律专业的学生有独特的优势,但尚未引起经济管理专业的重视。
就目前而言,真正认识到电子货币与自己已经很近的学生并不多,对此投入很大精力的学生更少。
对电子商务的学习途径第二部分的调查主要是想了解学生学习电子商务知识的途径,了解哪些报刊上刊载的文章学生引用次数最多。
经分析,除去开设电子商务课程的专业,大部分本科生是通过计算机类的杂志(43)和报纸(30)来了解电子商务知识的,从专业书籍与广播电视上学习相关知识的并不多。
调查数据显示,被学生引用的电子商务方面的论文来自91种中英文报刊,一方面反映了学生的阅读面很大,另一方面反映了媒体对电子商务的报道数量也在加大,同时也反映了当前我国电子商务的专业报刊尚未面世,面向大众的宣传方式仍是以面为主的普及,较少涉及具体的实施细节,系统介绍电子商务知识的报刊并不多。
在普及电子商务方面受到学生们认可的媒介主要有《计算机世界》、《互联网世界》、《信息与电脑》、《中国计算机用户》、《市场与电脑》等几家刊物。
经过进一步调查了解到,这些排名靠前的报刊,在1999年都专门设立了电子商务普及类的专栏或专题讲座。
在人们迫切想了解电子商务知识的时候,选择系列刊载的报刊无疑是读者的首选。
但是没有一家刊物所占的比例超过15。
最后,在没有任何组织的前提下,大多数学生(本科生的65和研究生的89)都主动去过电子商务的展览会,从中了解电子商务的最新发展动态和最新技术应用。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们对电子商务都十分感兴趣,不少人通过阅读课外资料或参加展览了解电子商务,有目的地学习电子商务知识。
但是,他们缺少系统全面的学习。
在电子商务成为21世纪贸易主要手段的趋势下,电子商务的普及与教育工作若能更上一层楼,将会推动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壮大。
学生调查报告 篇2调查起因:
作为网民主体的大学生,其上网行为是否健康,直接关系着网络文明和大学生的成长及其发展。掌握大学生的上网基本情况,对加强高校的网络教育、建设和培育高素质的大学生网民都具有重要意义。网络作为一个新兴的信息传播途径,近几年在世界各地日趋流行,受到愈来愈多人的青睐,尤其是大学生。网络聊天、发邮件、上网浏览新闻……网络对当今大学生的影响已经深入到其生活的各方面。尽管网络存在着诸多优点,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网络上各种信息的复杂性和开放性容易令部分同学对其产生过度依赖,重者甚至导致心理不健康,导致人格的发育不健全。那么,网络时代的大学校园,到底对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模式存在着怎样的影响,又是怎样改变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呢?为了具体了解到当代大学生的上网情况,我利用这次假期的机会对我身边的同学、亲友做了一个关于大学生上 ……此处隐藏2729个字……育手段优势,多方面、全方位地对大学生进行立体的诚信教育,力求提高哦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其次,将诚信教育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在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时候,要切实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关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讲解决思想问题,开展诚信教育,渗透到处理大学生生活实际问题中去。最后,广泛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在实践中机枪诚信教育。
学生调查报告 篇4一、调查概况
调查时间:20xx年11月15日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调查对象:阎良区西飞第四小学五——六年级学生
二、调查目的:了解目前小学中高年级学生阅读的一般状况,分析形成原因所在,从而为改进阅读课堂教学,提高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提供依据。
三、调查内容
您好!为了切实做好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工作,我们需要向您了解小学阅读现状的基本情况,请配合我们如实回答,谢谢!
1、你喜欢阅读吗?()
A、非常喜欢(40%)B、比较喜欢(45%)
C、一般(15%)
2、你平时在什么情况下读课外书?()
A、主动阅读(75%)B、老师要求(15%)C、家长监督(10%)
3、你每天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为:()
A、30分钟(75%)B、半小时或1小时(25%)
C、无(0%)
4、你每月大约读多少本课外书?()
A、0本(0%)B、1本(9%)C、2—3本(91%)
5、你觉得读课外书有哪些益处?()
A、扩大知识面(85%)B、提高学习成绩(15%)
C、消磨时间(0%)
6、你读课外书时,一般()
A、认真读(91%) B、挑选有趣的地方读(9%) C、随便翻翻(0%)
7、你读课外书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懂得问题怎么办?
A、跳过去不读(35%)B、查工具书(55%)
C、随便认读(10%)
8、你写读书笔记吗?()
A、坚持写(12%)B、有时写(85%)C、从来不写(3%)
9、你经常和同学们交流读课外书的情况吗?()
A、经常(6%)B、有时(70%)C、没有(24%)
10、你觉得老师有没有必要在学校教你们课外阅读的方法?
A有(85%)B完全没有(5% )C有些书比如长篇小说之类的最好能介绍一下(10% )
11、你喜欢老师向你推荐课外读物吗?
A是的(85%) B不是的(10% )C无所谓(5%)
12、你如何看待老师布置的课外阅读的任务,比如做读书笔记等?
A很好,可以把我阅读的内容做个记录,也能提高阅读效率(75%)
B不喜欢,认为没有必要,但是老师布置的任务又不得不完成( 12%)
C基本上没有阅读的习惯,我都是随便摘录一点应付作业的(13%)
13、你经常去图书借阅图书吗?
A.经常去图书借阅(55%)B.偶尔去(45%)C.从来不去(10%)
14、你有哪些好的读书方法?(问答题)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可以看出,每天读课外书时间只有25%的学生超过一小时,占75%的学生阅读时间不能保证; 91%的学生每月大约读2-3本课外书;70%的学生有时会跟同学交流读书情况,只有6%的学生经常和同学交流读书情况,竟然有24%的同学从来没与同学交流过读书体会。由此可见,大多学生对科学阅读方法的掌握不够,好的阅读习惯没有养成。
再有,我校拥有学生自己的图书室,种类繁多,科目齐全,有了图书资源,应该合理利用。但从问卷中看出,学校图书馆的有无对学生的影响并不大,只有55%的学生是从学校图书馆处借阅书籍的,可见很大部分学生没有利用图书馆查阅资料的欲望和动机。我们教师更应该放开手脚,让学生到图书馆来,引导他们打开知识的宝库,使他们学会如何获取信息来武装自己进行新的创造。
问答题中“你有哪些好的读书方法?”, 有的写边读边想,联系上下文理解;有的写认真读,积累好词佳句;有的写细细品位,感受意义;有的写读后写读书笔记。竟然还有很多人写的根本就不是读书方法,看来还是缺乏正确的读书方法。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往往是“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因此,要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教给学生一定的读书方法。
通过调查分析,使我发现本班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足。我必须加强重视在这方面的引导,把课外阅读搞得更好、更全面、更有效。
五、解决措施
(一)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
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阅读。在课堂上教师应大胆地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特别是对学生的一些独特看法,更应该赞扬,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这样自主学习的劲头就更足了。
(二)教会学生预习方法,为自主阅读提供条件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布置预习后,学生往往无所适从,充其量只是读一课文,读第二遍课文就没有兴趣;或者教师提出一个要求,学生就读一遍课文。不提要求就不知道读的目标,更没有读的方法。学得被动,读得无力、无味,这样不仅达不到预习的目的,甚至会养成做事草率的坏习惯。
那么,怎样教给学生预习能力?我们在教学中规定了预习五步走:
第一步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基本内容并划出不懂的字并查字典。
第二步找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如作者的生平、写过的作品及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材料等。
第三步再读课文,使自己能独立把课文读熟。
第四步三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什么?
第五步四读课文。画出文中你觉得重要或优美的词语和句子,把自己的感受或理解写在旁边。
学生在预习中不仅要动口、动脑,还要动手。他们要通过默读或朗读来了解课文内容,要自己动脑筋完成预习提示或教师所提出的具体要求。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培养。
(三)培养自主探索精神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启发想象,鼓励他们敢想、敢疑、敢问,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另一重要因素。首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摒弃疑虑,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前提之一。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相信他们都能提出问题,促使学生树立起乐于质疑问难的信心。教师还要放下架子,主动以平等的朋友式的态度融合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和学生一起质疑、探究,从而使学生在平等的和谐氛围中大胆地质疑问难。 其次要巧用矛盾,激发学生质疑兴趣。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才能调动其积极性,打开其思维,积极进行探究,不断提出疑难。因而,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
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就有了内在的驱动力,再加上正确的读书方法和主动质疑的探索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