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写作 > 观后感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时间:2025-09-20 08:43:26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篇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观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

在一九七六年九月十九日晚上七点十九分至早上七点二十二分时,唐山发生了八点一 级的强烈大地震。这突如其来的强烈大地震让唐山居民不知所措,许多人死伤惨重!幸存的居民,也因为害怕余震,所以睡在马路旁,但老天爷似乎不想饶了他 们,隔天午夜又发生了一场规模七点六级的大地震,使得人们更加的慌乱,看着那些无助的灾民,我觉得他们好可怜。

尽管一切糟透了,但是仍不时有好消息传出,像是一位在医院准备生产的孕妇,因为大地震突然来袭,被压在医院中等待救援,最后被救难人员救出来时,也平 安产下了婴儿;还有许多被活埋了几时个小时的人们,靠着喝渗入地底的雨水,奇迹似的活了下来;更有一些人,为了把握救援的黄金时间,徒手搬砖瓦,救了好几 个人呢!这些事情都让我看了倍感温馨。

现在,大地震已是三十九年前的事了,当时倒塌的建筑物大多重建,人们也过着正常的生活,唐山又恢复了以往的样貌,不禁令我佩服起人类坚强旺盛的生命力了!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2

《唐山大地震》是冯小刚导演的一部影片,是一部他献给唐山人民的一部影片。人常说,灾难无情,人间有情。这部《唐山大地震》就充分验证了这句话。看了这部影片,许多人都泪流满面N次,那主要有哪些感人点呢?

镜头一:母子不舍,两人泪抱

地震平息后,方达的奶奶为了把方达接回济南,再三劝说元妮同意,元妮作为方达之母,怎么舍得?但是,天下那个父母不愿自己的儿女过上好生活呢?为了不让方达受苦,她只好忍痛答应了。第二天清早,元妮背着方达,和他奶奶跟大姑来到车前,嘱咐方达要听奶奶的话,不要淘气。上车后,方达直喊妈妈,元妮心里痛苦不已,但为了方达,她忍住不哭,还一边哄方达不要哭。车开后,方达更是大哭大闹要妈妈,而元妮也在后面抱头痛哭。最后,方达的奶奶和大姑不忍心见方达伤心,也不忍心看元妮痛苦,把车停下,让方达下了车。方达下车后,直往元妮那儿跑。母子拥抱在一起,双双泪流满面。骨肉之情,血浓于水。母子之间怎么可能舍得分开呢?

镜头二:女儿截腿,母亲泪流

2008年汶川地震,一个女孩的下半身被压在石板下,石板上还有一块水泥板,支撑水泥板的只有一根竖着的钢筋,一旦将水泥板吊走,钢筋便会倒下。如果倒下,战士和孩子都会被压到。母亲考虑到战士们一吊钢筋,他们和自己的孩子都会有危险,毅然选择了截肢……截肢后,母亲望着躺在担架上已经昏迷的孩子她那苍白的脸,又望了望她那血迹斑斑的腿,不禁仰天长哭。又立即冲到废墟前,希望将自己女儿的腿找出来。可是这十分危险,战士们马上拉住了她。她苦苦地呻吟着,挣扎着,希望战士放了她……女儿的是母亲身体的一部分,现在女儿的腿没了,作为妈妈的怎么可能不心疼,不痛苦呢?

镜头三:母女相认,三人团聚

命运就是那么巧,方登和方达在救援汶川地震时,偶然相认。方登回家后,看见盆子里有四个西红柿,不禁想起了1976年地震那晚母亲对她的承诺。突然,元妮说:“西红柿都给你洗干净了,妈没骗你。”方登的心灵受到了震撼,这么多年了,她老人家竟然还记着她对我的诺言!两人痛哭流涕,心里十分激动,又有种说不出来的感受,既开心又悲伤。虽然那年母亲选择了救方达,但心中任惦记着方登。手心手背都是肉,难舍难分。为人之母,怎么可能舍得忘记自己的儿女呢?

唐山大地震是一部灾难片。更确切的说,这是一部大于形式的灾难片。在表现地震带来的毁灭性视觉震撼时,我们更感受到了地震亲历者内心的创伤。这种创伤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在后的恢复重建就可以轻易愈合的。地震只有23秒,而影片的主人公内心深处的余震却持续了32年。灾难的飓风扫过之后,留给人们的就只剩亲情了。这既是支撑他们活下去的勇气,也是让我们泪流不止的原因。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3

被23秒地震割裂的亲情,历经了32年最终得以修复,我们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亲历了这条深深的伤口从撕裂到愈合的全过程,无一遗漏,无一幸免的堕入悲伤,陷入感动。

这条伤口犹如割在我们身上,从撕裂到愈合的伤痛,可以让我们几乎从头哭到尾。

从开幕的大地震效果场面开始,你就会开始感受生命的脆弱和灾难面前我们的无助,让你抑制不住眼泪。是的,在惨绝人寰的灾难面前没人能抵挡得住哀伤。

当小方达的奶奶要把他从母亲身边带走而临走一刻又让他们母子重聚的时候,你已经几乎可以放肆大哭了。

从这里开始,全是感动,全是泪水。

这是一次灵魂的洗礼,只要你对亲情还存着哪怕一丝共鸣,你都不能躲过和逃避。

带着悲伤和感动从电影院出来,我们心里存着的,大概也应该只剩下感恩和珍惜。还是那句老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在我们能享受亲情的时候,让我们尽情享受,好好珍惜吧。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4

今天,在影院观看了《唐山大地震》,以前一直都很期待的片子,终于可以在今天看到了,也算了却的我的一个心愿。之前听冯导说票房要达到5亿,就觉得这一定是一部大片,等公映之后一定要去影院一睹为快,今天我终于如愿以偿了。(可是,影院好腹黑,比平时多了要了我15块,穷啊,穷啊~众:没功听你哭穷,快写!偶:555~~你们更腹黑)

不得不承认《唐山大地震》是一部非常震撼人心的电影,无论是从场面,还是剧情拿捏的都非常的到位,甚至那些特效,我看到了还以为是真的。(一定花了不少钱,,这倒是值得一看哦)电影讲述的一个普通的唐山家庭,在地震发生时,女主角李元妮(徐帆)失去了丈夫,而又面临着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抉择,当时看到她在废墟上绝望的哭泣,不停地喊着:“都救,两个都救。”的时候,我的心似乎也跟着碎了,作为一个母亲,每一个孩子都是她的生命,都是她舍弃不下的东西,俗话说的好“手心手背都是肉”,而母亲,就更应该是这样的了,最终,她做了一个决定,救弟弟方达(李晨)。但是上天还是眷顾着姐姐方登(张静初),让姐姐奇迹般的生还了下来,还被一对解放军夫妇收养……

辗转间,32年过去了,2008年,正赶上汶川地震,当姐弟俩看到这场地震正在吞噬着人们的生命时,都被震撼了,想到自己所经历的唐山大地震,于是都毅然决然的赶赴灾区,挽救正在水深火热里的人们。就在这时,姐弟俩终于重逢,而姐姐方登也理解了当初母亲的苦心,终于原谅了母亲,最终,一家人终于团圆……

正像海报上写的一样“23秒,32年”,是啊,仅仅因为那23秒所产生的巨变,确需要用32年的时间来抚平人心里的创伤。不过,最后,母女重逢又给人心里带来了莫大的安慰,同时,我也终于觉得——活着真好,这时徐帆在看完电影时说的,虽然只有短短的4个字,却让我难忘。32年的雨雪风霜终于换得了母女重逢,如果,当初他们没有活下 ……此处隐藏6991个字……个只能救一个,做为母亲如何选择?有着极强求生意志的姐姐,虽然被压在石板下面,却不停用石块敲击地面告诉别人她还活着,当听到妈妈说:“救弟弟”这时候她的手开始无力了。不是死亡的恐惧,而是被放弃的痛苦。当我们还没来得及去解读这母亲的选择的时候,两个人都已被带出了废墟,妈妈不是抱着被救出的儿子寻求救援,而是紧紧抱着被认为压死的女儿哭喊着:“对不起”!

剧情开始向着与我初衷所想背道而驰的方向发展。女儿并没有死,被好心人收养之后她开始了新的生活,而在她后来的30多年中,她没有再提地震及之前的任何事情,然而生活的各种小事不经意间透露了这场地震对她整个心灵及人生观的影响。亦如最后她所说的:“不是因为我忘记,而是因为我无法忘记。”

在5。12汶川地震的救援过程当中,她以第三者的角度体会了一位母亲无奈痛苦的抉择之后,她理解了母亲,后来与母亲相认,毫无意外的猜到了剧情会是母亲向她跪地道歉,然而画面展现在眼前之后,我并没有因为对剧情的预估而使内心打上预防针,心潮的澎湃仍然像巨石沉湖般高涨起来。

整部电影让我感受到的不是对生命的顽强抗争,而是大仁不仁的痛苦放弃;让我看到的不是罹难者的惨痛遭遇,而是对经历者一生不可磨灭心里烙印;让我深深体会灾难带来的不仅仅无情的死亡,更是背负感情所带来的一辈子的痛苦。在此,我要向冯小刚及所有演员深深鞠一躬,因为我的心灵得到了震撼,也向在灾难中死去和活着的人鞠一躬,希望我们都不要再经历如斯的痛苦!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4

暑假的一个晚上,我在看电视,突然看见有关《唐山大地震》的新闻,电视上,主持人说得慷慨激扬,并说它是 “XX年最感动的电影”。我不禁有些半信半疑,它真的像主持人说得那么感人吗?我按捺自己不住好奇心,用自己压岁钱的一部分买了唐山大地震的影票。 这部电影一出来就打动人心,它讲述了一家五口在唐山大地震前后发生的故事。在地震中,大地一片凌乱,碎瓦、钢板散落了一地。在这其中父亲身亡,两个孩子分别被压在水泥钢板下,只有母亲一个人在上面。只要救出一个孩子,另一个就会被压死。可怜的母亲面临着如此艰难的抉择,到底是救女儿方登呢,还是救弟弟方达。那个可怜的母亲犹豫了半晌,最后还是救了体弱多病的弟弟方达。而姐姐方登在水泥板的另一侧亲眼目睹了这一且,最终她奇迹般活了下来,被解放军收养了。而母亲惦记着女儿,认为自己对女儿亏欠太多太多。可是女儿方登却一直没有原谅母亲,她怨恨母亲当年抛弃她,甚至不想理她的这个生她养她的母亲。直到汶川大地震,她被废墟上的母亲救获。她深深地感到母亲还是爱她的,那时救弟弟而不救自己是实在迫不得已。看完这部电影,我眼睛湿润了,心弦颤动……

这部电影最让人催人泪下的场景,是奶奶无情地留下媳妇在唐山生活,硬要带余震后仅有一个胳膊的孙子走。当老太太在车上,看见小孙子哭哭啼啼要妈妈时,当老太太看见媳妇失去儿子痛不欲生时,她的心软了,把孙子留在了媳妇身边。看见母子相拥相泣的场面时,我留下了心酸的眼泪……观众还没从刚才的感动中回味过来,就又陷入了另一场感动之中。当母亲扑通地跪在地上向女儿道歉时,我的心紧紧揪在一起,眼泪随之流下。这是多么浓厚的亲情啊!母女久别重逢的一幕,母爱的伟大再次激荡我的心头。 是啊,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爱我们的。我就有过这样的经历。小时候,我听爸爸说,妈妈生完姐姐后,想生个男孩,没想到,刚刚出世的我又是个女孩。当时妈妈要把我扔了,结果是爸爸好说歹说才劝下来的。因此,我从小就沉默寡言,认为我是一个被人抛弃的孩子。之后的一件事让我彻底改变了看法。那是在我7岁那一年,我和小伙伴一起放学回家,放学时,我们经过车库顶上,(那是我们放学的必经之路),旁边没有栏杆,我一不小心,就栽下了水库。后来,等我醒来的时候,看的是医院的白墙和疲惫不堪的妈妈。后来,别人告诉我,妈妈为了我,三天三夜没合眼。后来,我改到福州的大医院去治疗。妈妈竟然把年仅9岁的姐姐托给远在明溪的小姨,带我到福州治疗。啊,多么伟大的母爱。从此,我不再沉默,开始努力读书。就在今年我还获得了作文比赛年段第一!

是啊,不论在什么时候,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永远不会减少的,动物都有情,人还会无情吗?想到这里,我又不禁泪如雨下……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

《唐山大地震》是一部反映灾难的影片,整部片子都表现出“爱”的主题。父母对子女的爱,丈夫对妻子的爱,解放军对人民的爱,人们对生命的爱。

影片开始的场景就是漫天飞舞的蜻蜓,这预示着灾难的来临。顷刻之间,大地在震动,房屋倒塌,山河颠覆,人们在彷徨中嘶声力竭地呐喊……家园被摧毁,千万条生命被毁灭。这一切都令人震撼。在那一刻,我看到了生命的脆弱,它在灾难面前不堪一击;在那一刻,我也看到了生命的坚强,它竟然不曾屈服;在那一刻,我还看到了亲情的伟大,爱情的无私;在那一刻,我看到了一个男人的奉献与责任,一个女人的坚强与勇敢。

由徐帆饰演的母亲在痛失丈夫之后,面对着“救姐姐还是救弟弟”的抉择,她痛苦、无助。这种痛苦,这种无助,不是谁都可以体会的。母亲的本能让她不愿放弃任何一个,所以她不停地重复“两个都救,两个都救……”。迫于情势,她最终做出了折磨了她32年的选择—— “救弟弟”。其实无论选择谁,她都是最痛苦的,无论救谁,她都会愧疚一生。

同时,这三个字也使水泥板另一头的姐姐流下了绝望的眼泪,让她失去了生还的希望,年幼的她感受到了生命的无奈,甚至给她造成了一生的阴影。也许一个西红柿的偏袒她能接受,但这是生命的抉择。母亲的一个选择,在拯救一个生命的同时,也在摧毁了另一个小生命。后来,她从死人堆里爬了出来,衣不蔽体的她在那片废墟里无助地张望,除了一对找寻希望的眼睛,过去的天真和幸福,在她眼里完全成了奢侈和虚华。这时,一个解放军救走了她。后来,她被陈道明和陈瑾饰演的解放军夫妇收养了,她的生命得到了重生,因为养父母对她的爱是伟大的,无私的。

在重获新生之后,各自有了各自的生活。十年过去了,二十年过去了,他们都长大了,姐姐有出息了,弟弟发达了,但他们在这些流年里从来没有过交集。那个生活在心灵枷锁下的母亲日益老去,昔日的光采不再,逝去的是年华,也是她的青春。不变的是她的坚守。为了女儿、丈夫在“记得”回家的路,她始终坚守着那所破旧的房子;为了坚守爱情,她孤独终身;为了弥补对女儿的亏欠,每当给儿子买一份书就会给女儿买一份。

年轮辗转,32年过去,2008年在那场让我们至今仍记忆犹新的灾难里,姐弟俩相遇了。阔别32后的重逢,是悲喜交加的。这份失而复得的亲情,母女相见, 32年为了的惩罚终于到了尽头。白发苍苍的老母的一个跪,让女儿和儿子以及所有观众都非常震撼。这样她的心才可以解脱。

也许只有经历了死里逃生的洗礼,才明白生命的可贵;也许只有遇到过灾难的人,才知道灾难的可怕;也许只有失去过亲人的人,才体会得到失去亲人的痛苦;也许只有无家可归的人,才能感受到生活的辛酸;也许有钱的人就不会懂得缺钱的悲哀;四肢健全的人感受不到残缺的无奈;青春蓬勃的生命想像不到年迈的孤独……

《唐山大地震》教会我们珍惜拥有,珍爱生命,感恩他人,心存善好。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