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写作 > 心得体会

读书教师心得体会

时间:2022-12-23 01:26:22
读书教师心得体会

读书教师心得体会

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书教师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书教师心得体会1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地都会举办与阅读有关的活动。

老师,你经常读书吗?你上次读书是在什么时候?

曾看过这样一项调查数据: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最多的是犹太人,每人64本。其次是俄罗斯,每人55本。美国每人21本,日本每人17本。而中国13多亿人口,扣除教科书,平均每人不到1本。在俄罗斯,每20人就拥有一套《普希金全集》。在犹太民族,小孩稍稍懂事,母亲便会在《圣经》上滴一些蜂蜜,叫孩子去吻,让孩子在心灵上知道这书是甜蜜的。

也早就有人写过文章介绍,在那些发达国家的地铁里,火车上以及一些其它交通工具上,很多人都在静静地读书。而在中国这些场合,人们要么在高谈阔论,要么是在打瞌睡,要么是低头族—玩手机,鲜有看书的人。

不要责怪我们的孩子们不爱读书,我们成年人呢?一年下来读了几本书呢?很多人都会以工作忙,压力大,没时间等借口抹去了读书的机会。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拥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和时代相通的先进教学理念,创新教育的改革思想,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念从哪里来?我觉得组织教师读书是最好的方法。阅读教育专著和文化专著是一线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最便捷的方式,是帮助教师提高的有效途径,也是学校名师培养工作的基础工程。

提倡教师读书进而带动学生阅读。只有让学生在上学时代爱上书籍,学会从书籍里认识周围世界和认识自己,这样他毕业后的自我教育才有可能。基础教育最重要的使命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爱好阅读,是"学会学习"最主要的内容。如果当一个学生读了六年书离开小学,或者在读了六年书离开中学的时候,却没有阅读的兴趣,能说我们的教育是完成任务和成功了吗?我想,任何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都应该用自己的良知去思考:为了培养完整的人,培养终身可持续发展的人,为了我们民族的兴盛不衰,我读书了吗?我组织学生读书了吗?

其实,对于教师而言,读书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意义是拯救自己,因为不读书的教师最终会沦为简单的劳动力,而一个简单的劳动力想要得到人们的尊重则是很难的。孔子是名教师,是教育家,思想家,他既是"经师"又为"人师".他的那种高山景行的大家风范,千载流传,令人叹服。当代教师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为什么会如此呢?我想一大部分原因是能够"为人师表"太少了。只有"经师"和"人师"二者兼备的教师才是真正的教师。把学校办成一个学习的团体,让每一位教师都能自觉地意识到,只有阅读才能拯救自己,从而把阅读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宗教一般的信仰,这应该是"文化关怀"神圣诺言最美好的兑现。

用阅读拯救我们自己,让阅读给孩子们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读书教师心得体会2

作为一个刚休完产假,投入工作的教师,这第一周的工作与生活真的只能用“焦头烂额”这四个字来形容,一边是嗷嗷待哺的孩子,一边是交迭而来的各项工作,在这焦灼之中我想起了朱继新老师的《做一个幸福的老师》一书,重读这本书让我重新思考作为一个教师的我应该怎么拥抱幸福。

首先,要懂得享受课堂。课堂是教师生命最重要的舞台,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人,课堂便自然会成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学生一起痛苦、一起欢乐,你就会少了许多教学的焦虑和烦恼。

其次,要懂得享受学生。教师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一定是学生的成功和他们对你的真情回报,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许多不利因素都可以从学生对教师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弥补。但要让学生感恩你,你就必须学会感恩学生、呵护学生、尊重学生,真正做到这点并不容易,但如果你只知道权威,那也许你会离幸福更远。

第三,要懂得研究教学。把教学工作看做是一种简单的重复,那必然厌倦,也无言幸福可言。

第四,要有一个好的心态。有了好心态就有了好心情,心情是可以传递的,教师是爱的事业,有了好心情,就能笑对生活,就能爱每一个学生,同他们“打成一片”,非常专一的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能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陶醉,接受情感的洗礼、引导和激励。况且,有了好心态,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快乐,少些狭隘多些豁达,就会视教师为一种艺术,在忙碌之中、创造之中收获更多的幸福,乐此不疲、虽苦犹甜。我认为,当我们教师的劳动被他人、社会认可时,必然会带来无比的快乐,会被幸福紧紧“包裹”。

我想,教师的职业幸福就是来源于平凡、忙碌而又充实的每一天,尽量让“焦头烂额”与“焦灼”变成井井有条与从容,在忙碌之余要多一些思考,让自己的心灵拥抱幸福。

读书教师心得体会3

教育与理想是亦菲孪生兄弟。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读了朱永新先生的《致教师》后,前言就颠覆了以前对教师的形象比喻,更具人性。在他眼里,教师不是

春蚕,不是蜡烛;不是一个隐喻与一个标本,更不是灵魂工程师,教师就是教师,每天都在平凡与神圣中穿行,他生命的价值在于“以现在求证未来,让生命幸福完整”。 “幸福”在哪里呢?朱先生说,它在创造中,在服务中,在研究中,在分享中。因为创造、服务、研究与分享的教育“幸福”,每一个普通的时刻,都会焕发不一样的光彩,每一个平凡的日子,我们都能与幸福相伴。他这样说“职业”:教师是一个能够把人的创造力、想象力等全部能量与智慧发挥到极限的、永远没有止境的职业。教师面对的是最深的世界——人的心灵。他们存在着无限的可能性。他这样说“信仰”:信仰造就的乐观,是生命中的太阳,任何境况下的人生都会因此温暖明亮,并指引着生命中的明亮那方。他这样说“理想”:当理想遭遇现实,总会有碰撞,总会有较量,否则,理想如何能够称之为理想?教育与理想是一对孪生兄弟。教育,是必要的乌托邦。他说“教师的专业成长”,将以阅读为基础的“专业引领模式”,以写作为基础的“研究反思模式”与“以同伴互动为基础的教育生态模式”喻之为教师成长之“吉祥三宝”。他说,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个生命的叙事,在时光中创造那个更好的自己。时间抓起来是黄金,抓不起就是流水。

还记得自己刚站走上教育岗位时的手忙脚乱和经历的挫折,一度曾使我快失去信心。这一切我都经历了,坚持了下来。迄今为止,我在教育这个岗位上风斗了18年了,但如今的我仍然保有当初教学的热情的热情。很多孩子也坦言,很喜欢我的课,因为课堂上的我比较幽默,亲切。仍然充满朱永新先生在书中谈到的教师的幸福从哪里来,他提到人的幸福大概有三个重要的来源:一是人与外部 ……此处隐藏13460个字……魂!

社会的发展,团队位置的前移,个人的进步,离不开个人勇于履职的累积。如果每个人只会去索取而不愿意承担相应的职责,社会怎样会持续发展,团队哪来动力?到头来损失最大的还是自己。因此我们务必勇于承担职责。

把握重点,要事第一。任何一个人都会做事,但是有的人做事却总是不得要领,有的人把事情做到差不多时,才发现还有十分重要的事情还没开始去做。做事要诀窍,尤如弹钢琴,双手十指要安排好,做事情要有强弱,要把握时刻和节奏,切忌不分主次,一通乱做,结果是什么事情都没做好,适得其反。个性是在现代社会,工作多、节奏快、压力大。对于工作,首先要明确单位和个人的目标,以目目标为刚,把握重心,各项工作方能水到渠成。

讲求效率,速度第一。工作的长度跟人的生命一样是有限的,但工作的宽度又是无限的,由于对待工作的态度、工作方式方法的不一样,工作的效率大不一样,因此讲究效率才能拓展工作的宽度。

任何工作任务,一旦开始执行,速度是关键,只是按时完成,工作任务才能是圆满。有些工作就算你说得再好,我怎样怎样尽力呀,怎样怎样辛苦呀,如果没有效果的话,又有什么用呢?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就要求我们在实际的工作中办事不拖拉,工作有速度。只有不断加快速度提高效率,才能拓展工作的宽度,就会相对延伸工作的长度。

勇于跨越,创新第一。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要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对待工作。不好以为自己不是领导层,不是决策者,创新就与自己无缘,而只是满足于完成领导交给的某项具体的任务。我们要立足自己的本职岗位,找准一个点,将最切合实际的、只是平时被忽略了的、小小的改善,运用到我们的工作中,就能给工作带来新的活力,甚至有可能为单位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我是这样明白创新:别人想不到的,你想到了;别人想到了,你做到了;别人做到了,你换种方式做,这都是创新,创新就是这么简单。

完善自我,学习第一。我作为永兴特校的一名普通教师,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特殊教育工作者,我深知深厚的专业知识是必备的,相关技能及创新意识更是保障。而这些知识在不断变化,促使我们要不断向书本、专家和实际工作中去学。好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能给我们以知识的营养;先进理念是我们工作的指南,能使我们工作不出偏差;实际工作经验是我们进步的阶梯,能让我们与时俱进。要保证主动的学习,而不是被动的去学习,更要善于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精神有一种学习的愉悦感。最直接的学习方法就是向身边能遇到的人和事学习,要向领导学习,向同事学习,向先进经验学习。

在这瞬息万变的这天,惟有不断地学习,完善自我,才能有竞争力;只有不断钻研,才能站稳脚跟;只有不断提高,才能超越自我。

成绩只是我们的过去,奋斗才是我们的此刻,第一永远是我们的追求。让我们行动起来吧!做最好的自己,发奋使自己更全面、更优秀、更出色,为我们永兴特殊教育事业的辉煌做出更大的贡献!

读书教师心得体会15

《教师应该做到的和能够做到的》这是一本由美国琳达·达林—哈蒙德,和约翰·布兰斯福德共同撰写的教育专著。它是美国中小学教师指定培训教材。

序言中说到:从前,教师只需要培养少数精英去从事脑力劳动,而现在却要培养几乎所有的学生去进行过去只有少数精英才从事的高级思维活动,完成出色的业绩。这也说明了现在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

读了这本书,我受益匪浅。作为一个教师,需要具备怎样的知识和技能不仅收获了一些理念,同时我也对自己提出了要求:

1、幼儿园教师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责任心是做好幼师的必备要素,要把幼儿园教师当作事业来做,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竭尽全力把幼教工作做好。

2、幼儿教师要平等并尊重每一位幼儿,肯定鼓励他们成长。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熟悉每一个幼儿的个性化特点,明白他们的需求,客观认知他们身上的优点和缺点。幼儿教师要对所有的孩子一视同仁,不能偏爱任何一个,要公平公正。

3、幼儿园教师要有一颗爱心和耐心。

幼儿教师只有把自己的爱心奉献给孩子,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者。不含有爱的教育是没有效的教育。

4、幼儿教师要善于表扬和鼓励幼儿,正向引导其言行。

5、幼儿教师一定要善于与家长沟通,做好家长的工作。

家长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家长和幼儿教师要共同携起手来,一起做好育儿工作。幼儿园应该本着尊重家长、与家长合作的原则和态度开展工作。

综上所述,遵循了教师应该做到的就能够做到一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就是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肯定并尊重每一位幼儿,鼓励他们向上成长,做正向引导,还要经常与家长沟通,做好家长各方面的工作,常保一颗爱心和耐心,以身作则,立师德,铸师魂,练师功,树师表,将爱和责任集于一身,做一名孩子喜欢的幼儿园教师。

我阅读了《给教师的建议》之后感到体会颇深。就是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因而教帅干脆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呢?这个问题不光是在苏氏所处的那个年代存在,就是在当今,丝毫未见减少。

说起这里面的原因,教师大都归结为学生不知道学习或者脑子笨,家长不配合。而不是积极地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那么造成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苏霍姆林斯基在提出问题后,直截了当地做了解释: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这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几千年前就提出的因材施教,在现在的教育教学中也是常提不断的。应该说,这条教育原则,对每一个从事教育的人来说都是非常熟悉的。我们在制定计划时也经常说,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而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几人能做到这一点呢。

要做到这一点,确实不是很容易的。它不仅需要教师付出辛勤的劳动,更需要一定的教育技巧,掌握一定的教育艺术。可看看我们周围的老师,有几人能做到这一点,不同类型的学生上着同样的课,提着同样的问题,做着同样的作业,考着同样的一张卷子。即使做错后教育的方式也是一样的。试想,这样下去,怎会去个别对待,怎会不产生差生呢?这也难怪有些教师不停地抱怨他的课堂上学生不听话,捣乱纪律了,也难怪苦口婆心地教育起不到成效了,难怪每天被学生折腾得心浮气躁、精疲力尽了。

人们常言: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已要备一桶水,而教师的这桶水必须是不断更新的水。可我们都在说着“教师的时间哪里来?教师和所有人一样,要做家务,要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且每天做着只读教材和教参的老师,即使读书也是疲于应付,以至自己在教学中筋疲力尽,工作自然也就成了一种负担。苏氏在书中就给我们指明了方向: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加强自己的学识修养,对任教学科有深刻的研究,掌握各科知识结构的内涵。教学时要能扩展学生的视野,揭示人生的真谛,成为传授文化科学知识的先行者,成为青少年一代步入社会生活的引路人。

让我们铭记这些“建议”,让它成为我们工作中的航标灯!

《读书教师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