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写作 > 调查报告

学生调查报告

时间:2023-05-23 18:14:52
【推荐】学生调查报告汇总8篇

【推荐】学生调查报告汇总8篇

在现实生活中,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生调查报告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生调查报告 篇1

“爱情是一种力量,它可以使一个人得到鼓励和激发,而更有创造性,更有冲力,也更爱这个世界,女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可见,当人们拥有了纯真、圣洁的爱情后,会使自身变得更加自信和乐观,乃至对整个社会都产生强烈的责任感。不过,矛盾是具有两面性的。当一个人的恋爱观消极甚至不健康时,其产生的破坏力也是无法估量的!而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对美好的爱情总是充满了向往。可是由于我们年龄尚低,涉世太浅,所形成的恋爱观也是多种多样,所以我通过进行校内问卷调查,来探讨大学生恋爱观特点以及形成的原因及造成的影响,以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人生观。

【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选择男(女)朋友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当我们确定恋爱对象前,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以何种标准来选择相知的伴侣。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标准也会因为主客观原因发生更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究竟“一见钟情”的闪光点源自哪里呢?也许调查结果会给我们一些启示。据调查,39.7%的大学生在选择恋人时首先考虑的是人品问题;32.4%考虑的是是否和自己志趣相投,“选择好一个人非常重要,因为当你选择一个人时就意味这你的选择是一种生活、一种目标。一旦走了眼,那就意味着一场灾难。”因此人品和志趣是72.1%的大学生所选择恋人采取的依据。这是一种比较高尚的择偶标准,注重精神不在乎其他条件,当大学生情侣离开校园走向社会、担当家庭责任的现实问题直接摆在面前时,理想化的爱情能否维持就很难预测了。康德在《对爱和崇高的感性的观察》一文中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从男女两种不同的性别来看,女人属于美的类型,男人属于崇高的类型,对女人来说最大的耻辱是不招人喜欢,而对男人来说最大的耻辱是蠢笨。这说明男性美的魅力和女性美的魅力是有很大区别的。而调查也证实了这一点。有15.6%的同学是以对方的相貌为依据的,其中74.9%的是男生。他们以获得纯粹的感官满足为目的之爱情,是一种对“情欲之爱”的追求。这类爱情很难维持长久。问题是天长日久的相处会使外表失去新鲜感而降低吸引力。很多女生则往往看重的是对方的能力,希望有一个能力比较强的男朋友,9.6%看重能力的同学中就有69.6%的女生。

二、大学生在大学里谈恋爱的最初动机是什么?

高尔基说:“在生活中,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的行动更重要,更珍贵的了。”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需要产生动机,而动机支配着行为。因此,在研究大学生的恋爱观的时,对这一动机进行了调查研究。

调查发现有7.8%的同学是因为看到大家都有男女朋友觉得自己没面子才开始谈恋爱的,是一种赶潮流现象,与从众心理有关。处在青春期的大学生往往对自我缺乏充分的肯定和信心,甚至认为自己没有恋人而自卑,所以她们不会“逆潮流而行”的。有31.7%的同学则是为了弥补内心的空虚,寻找精神寄托。上大学生后,对于很多人来说是重新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新环境,内心比较空虚和孤独寂寞,不可避免地要找一个可以听自己倾诉的朋友。大部分的同学会认为异性交往起来往往比同性要容易得多。当两个人交往加深时,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发展成为恋人关系。我们上大学后不像小学初中时刻有父母陪伴在身边,很多同学都是背景离乡来到很远的地方求学,远离父母,即使想倾诉也不现实的。当心灵上遇到苦闷急于疏解时就需要有朋友在身边,正如“远水救不了近火”。而此时爱情就将是生活中一个很好的依附。8.5%的同学是因为对方追求的激烈,不好意思拒绝(71%是女生)。其中53%的同学是由于彼此被对方的某些优点所吸引了,是志同道合型的。

三、大学生谈恋爱会对自身产生何种影响?

有专家指出:“对青年人来说,恋爱更多的是一种涉及生活全貌和人格整体的事情。如果说一个人进入青年期以后,在人格、生活态度以及人生观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么导致这种变化的最大因素,大概莫过于恋爱的影响,调查报告《女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因此,我们对大学生谈恋爱对自身的影响这一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57%的同学认为恋爱对自身的影响是因人而异的,因为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都是不同的,因此所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同的。20.2%的同学认为学习生活更有动力,此类学生树立了正确的恋爱观,能正确地处理学业与爱情的关系,具有积极的心态。当爱情遭受挫折时能较好地应对挫折,有利于学习生活。其中4.5%的同学认为只有“两人”世界,脱离集体;5.7%的同学认为影响了正常的同学交往。这10.2%认为恋爱对自身产生消极影响的同学中有55.8%的同学正在恋爱的,58.4%的同学是女生。由此看来恋爱对女生的消极影响远大于男生。

四、如果当恋爱失败时,你认为对你以后的学习生活意味着什么?

大学生恋爱犹如空中楼阁一样,缺乏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并且在大四时期面临就业的分歧,所以导致成功率不高,最后走到一起的并不是很多,这就表明要经历失恋的人群还是很广的。而事实也是如此:大学生中“有情人”虽多,但“同眷属”者少,这样就产生了一批失恋大军。在调查中发现有92.4%同学能正确面对失恋:其中57%的同学认为可以为以后的恋爱积累经验;16.2%的同学认为无所谓,可以再找一个;14.1%的认为从此可以解脱,集中精神去学习。有的人在经历失恋后在学习上往往会有很大的进步,就是失恋的效果。有的人害怕失恋,怕自己的恋爱失败,怕失去已得到的东西,这样的同学在调查中占了8.0%,他们认为失恋后生活没有意义,学习没有动力。莎士比亚说过:“爱是一种甜蜜的痛苦。真诚的爱情不是走一条平坦的道路。”在爱情中遭受挫折,其实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此项调查也可以反映现代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如果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强,善于利用各种宣泄、转移的方法进行处理,更有人会获得不菲的收获。

【对大学生自身树立正确恋爱观的意见和建议】:

1、要正确处理好恋爱、学业、事业三者之间的关系。恋爱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但并不是人生的全部。大学生应该以学业为重,因为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目的。事业高于爱情,主张事业为主,不宜过早地恋爱。但也不要认为爱情是事业的绊脚石,处理得好的话,爱情也能对事业起到催化作用。

2、要能够承担恋爱挫折。正视现实,爱情是双向、相互的,以双方的爱情为基础,失去任何一方,爱情就会失去了平衡,恋爱即告终止。这时失恋的一方无论对另一方爱得有多深,都是不现实的了,作为有理智的大学生应该正视这一现实。要设身处地的为对方着想。这样作有助于你理解对方终止爱情的原因,有助于你接受失恋这一痛苦的现实并及早走出失恋的阴影。不要过分地隐藏或压抑失恋带来的痛苦,要找适当的方式进行 ……此处隐藏15729个字……,这无疑表明,过半的人参加计划竞赛并不纯粹是为了创业,而是为了给找工作时增加筹码。

美国是世界上创业投资最发达的国家,有成熟的资本市场,风险投资资金充足,信息服务行业发达,各种咨询服务机构齐全。而目前,中国的资本市场落后,创业投资处于起步阶段,融资相当困难,因而许多优秀的创业计划难以付诸实践。

从创业模式来看,西方高校起步早,且崇尚创新和个人价值,大学生的创业计划多数都具有可行性。而在中国,虽然各高校bbs创业论坛有大量“创业宣言”和寻求创业合作的帖子。但就记者观察,大多数创业者仅构思了一个大概的方向,对运作模式、盈利点、投入产出、计划书等一些创业应该考虑的基本问题,无法给出清晰解释。

就创业领域而言,美国大学生一般选择高科技领域创业,而中国则有相当大部分是从事家教、开小店、农业养殖等创业活动。

除了受经济发展、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外,高等教育模式的不同也造成了差异。如美国的教育是服务型、开放型的,学生往往具备了较强的独立意识和竞争性格。而中国的教育是管理型、封闭型的,大部分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不多,普遍缺乏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加上太过注重学习的过程与形式,而忽略了学习的目的,因而走出校园谱写创业史的不多。

生存才是硬道理

“企业家成长机制与创业环境”课题组曾对上海某著名工科高校34名创业学生进行了一次追踪调查。这些创业学生普遍感到创业后第一年、第三年是两个重要的坎。其中,创业一年后能够坚持创业的已不到10人,创业企业能够存活超过三年的仅6家。这些数据初步显示,大学生创业存在着“一年之痛”和“三年之痒”的情况。

不少大学生对创业抱有“一年观察期”和“三年承受期”的心态。一旦“创业”,就意味着时间、精力、资金等的

投入,甚至是放弃其他就业选择,而当他们感觉回报太低或者不确定时,就会选择更为稳妥的就业机会。

冯锡平告诉记者:“在创业的过程中,常常是要忍受心理煎熬的。因为你不知道努力是否有可能得到回报,究竟什么时候能盈利。甚至在企业上了一个平台之后,你还会忍不住问自己,明天该怎么办,是不是会有新的危机?我的第一次创业坚持了十个月就结束了,但也不是没有收获的,至少在第二次的选择过程中,我为自己降低了门槛,我想我首先要做的事情是生存下来。”

如今的创业就像是宽进严出的大学门槛,入门容易,毕业很难。但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有人在大学生中做过一个期望值调查,结果显示,如果进行创业,有25%的人期望三年内达到年利润300万以上,有39%的人期望三年内达到年利润100万,只有5%的人期望三年内能够存活。

对于思维迅速,接受新事物和新概念能力很强的大学生来说,创业像是个一触即发的弹簧座椅,初速度猛烈,但减速又相当明显。初速度越快,也许落地的毁坏程度就越大。许多大学生在创业失败一次后,就再也没有斗志了。“失败并不可怕”,这句话只有在创业者意志坚定、风险意识不断加强的前提下,才不致沦为一句大话。

会拼才会赢

对于那些身在象 牙塔而心系创业“江湖”的大学生而言,来自亲历“江湖”的前辈们的忠告应该是最中肯、最有帮助的。

“从以往情况看,大学生走的多是it的路子,现在看来,这个行业留给学生的空间已经很小。因此应先深刻了解市场和自己,切忌眼高手低。实际上,大学生尤其是本科阶段的学生,技术研发能力有限,找能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小项目更容易得到风险投资商的青睐。或者说,如果能找到好的切入口也是不错的选择,比如苹果的创始人乔布斯就有很好的市场眼光,设计往往都不是他的,但他能看到新方向,他为此兴奋得大喊大叫,也挣得盆满钵满。但中国缺少这样的人。”曾经尝试在互联网行业创业的学生小马告诉记者。

有很多学生时期创业的“过来人”纷纷表示,优势互补的团队是自主创业的基础。大学生创业团队往往从友谊开始,但在实际操作中,会出现很多利益协调以及发展理念的分歧。一旦成员之间产生嫌隙,就很容易以散伙为终局。因此,只有保证创业团队形成最大的合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胜。

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创业前一定要做足准备,结合自身条件,充分考虑外在因素,做好创业策划。而计划必须建立在现实、有效的市场调查基础上,不能凭空想像。要根据计划书的分析,制定出企业目标和详细的工作步骤。同时,要有周密的资金运作计划,并为自己营造一个好的创业氛围。

此外,暨南大学创业经济研究与实验中心主任张耀辉教授在接受《环球》杂志采访时指出:“客观地说,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具备创业的素质和潜能,应该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分流,引导他们去做最适合自己的事。那些在理论和学术上有天赋和造诣的学生就不适宜加入创业的洪流。”

我们需要怎样的土壤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2%~3%,远低于一般企业的创业成功率。原因何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当前中国的创业环境有待改善。

对于大学生创业,政府的帮扶作用不可小视。近年来,为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全国各地也都推出了相应的政策。频频举行的全国性或地区性大学生创业大赛以及各地的青年创业实习基地等,都为大学生创业大开方便之门。但这些政策的落实情况并不理想,尤其是在经营领域、融资渠道和税收优惠等关键问题上,“雷声大、雨点小”。

北京创业指导中心的车处长对记者坦言:“严格地说,目前的创业环境是对大学生不利的。北京现在正在酝酿这方面的政策,但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新的政策出台,而旧的政策只涉及到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对创业方面并没有面向大学生的单独政策。”

有调查显示,45.5%的学生因为“缺乏启动资金”而导致创业梦搁浅。据了解,XX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经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是:“投入几千万给学生,然后看其中80%~90%关门,政府值得这么冒险吗?”实际上,不管扶持的项目成功还是失败,给予大学生创业者支持和机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综合性人才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高校在大学生创业中所起的作用和所能提供的服务则是多方面的,其中,规范、适用、系统的创业教育是重中之重。在一些条件比较成熟的学校开设大学生创业方面的课程,教会大学生熟悉取得经营资格的程序和筹措资金的渠道,了解经营方面的经验和原则,防止违规操作,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方式。

张耀辉向记者阐述了他的观点:“近年来,创业教育逐渐铺开,这个概念正在得到推广。而我认为,除此以外,教师们要担当起责任,带头创新,引领学生去突破。我们对创新的理解,是不是只是创造发明?一个行业的形成,比如方便面、矿泉水,技术含量非常低,研发投入也少,但从创新的意义上来说,它对人类的改变是非常大的。整

个创业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把思想向商业转化。创新应该是经济的概念,不是科技的概念。”

相对于欧美比较成熟的市场环境,中国的创业者肩上的负担更重,大环境也让他们更感艰难。只有在全社会的支持和理解下,才可能形成社会市场的良性竞争,并让真正的人才脱颖而出。

路还很长,充满了艰难和挑战,但前途不会黯淡。

《【推荐】学生调查报告汇总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