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写作 > 调查报告

学生调查报告

时间:2025-11-19 08:43:26
实用的学生调查报告范文汇总8篇

实用的学生调查报告范文汇总8篇

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生调查报告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生调查报告 篇1

通过前一段时间的问卷调查,针对学生在上音乐课中表现出的音乐素养缺失,上课无精打采,缺乏对美的认识与理解,对音乐课没兴趣等,隧对我校五六年级学生进行问卷,得出以下结论。

一、通过调查掌握了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现状。

据调查,很大一部分学生“喜欢音乐而不喜欢音乐课”。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作为音乐工作者们不得不扪心自问。学生喜欢音乐,这符合青少年发展的生理及心理特征,但是为什么一到课堂上,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就全无。甚至更严重者变成逆烦及厌倦呢?这种结果不得不让人担忧。音乐课的价值完全消失了。审美教育无从谈起。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们没有很好地把握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基本教育理念,正视审美教育的重要地位及作用。

《音乐新课程标准》,确立了新的教育观,它不再以传授音乐知识、音乐技能为主要目的。而代之以情感教育、审美教育为核心,在音乐创作、表演、欣赏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新的音乐教育理念符合音乐艺术自身的特征及我国正在实施的素质教育的要求。但是,在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实施过程中,音乐课的这一价值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音乐课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上,填鸭式地给学生灌输一些音乐知识与技能,这样不仅让学生丧失学习音乐的兴趣,也失去了音乐审美教育的作用,这与音乐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也是背道而驰的。

二、初步构成了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理论。近二年来的实践表明,本课题的开展与实施,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其一,本课题的开展与实施,提高了教师驾驭音乐课堂的能力,音乐教育者在音乐教学中能够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注重强调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也就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积极创设音乐教学情境。师生在特定的音乐审美情境中,触景生情,在情感共振中获得审美体验。

其二,通过不断地探索研究发现,音乐欣赏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用音乐本身的力量,使欣赏者置于音响的天地中,通过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让学生“感知美”,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引导学生去“体验美”,培养学生对美的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品德、智力、审美能力的全面发展。

其三、通过实践探索发现音乐课外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审美体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学生在多彩的音乐活动中,开心地掌握基本的音乐技能,了解了基本的音乐文化,获得审美愉悦体验,增强进一步学习音乐的兴趣,让学生“从做中学,从乐中学”,让音乐充满人生,让快乐伴随终身。比如学校举办“六一”儿童节的文艺演出中,五年级同学自编自演的小品《西游记》中,同学生动形象地演唱《西游记》主题歌,又利用了衣服等道具,把小品中唐僧师徒施善救人的场面演的生动逼真,令全场同学投以阵阵热烈的掌声。

三、探索出了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方法、途径。

1、利用音乐课堂为主阵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主渠道,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要完成情感体验,理解音乐表现什么,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等诸多教学任务,就要在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内容、形式和情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还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2、音乐欣赏教学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审美教育,审美兴趣问题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办法、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音乐欣赏教学。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最有效的艺术活动,能够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联想和想象力,对美的创造能力、鉴赏能力。

3、在教学中能适当、充分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方法,正确灵活,将会有效而快速的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4、有效开展音乐课外活动,形式多样,功效巨大。艺术实践的本质在于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音乐中最激动人心和极具表现力的部分。音乐课外活动就能达到这一目的。它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审美体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奠定其终生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音乐能力的坚实基础。如我校组建的鼓号队,在六一活动中表演,声势壮大,受到领导师生的一致好评。

我校在十月一日有一项传统的音乐活动:一、二年级唱歌队比赛;三、四年级唱国歌比赛;五、六年级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比赛;在少先队员高昂的音乐声中,感受音乐美,也表现了少先队员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也让大家受到了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真是一举多得。

学生调查报告 篇2

一、调查原因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国际竞争的加剧,以及知识经济的崛起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更加紧迫的任务。英语教学是基础教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由于学习习惯导致低效率的学习,一直困扰着英语教学实践活动。我校是农村小学,孩子年龄小,思维能力不成熟,尚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英语教学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学习习惯的养成直接关系到英语教学的质量,关系到学生掌握英语这一工具促进其他各门知识的学习质量。教学领域的发展同其他科学领域的发展一样,是永无止境的,通过研讨,可以提高我们的认识,更好地知道英语教学的实践,推动英语教学的不断发展。

二、调查的内容与方法

1、具体内容

(1)课堂学习习惯

① 是否注意力集中② 能否积极发言③ 能否主动思考④ 能否遵守纪律

(2)课前预习习惯

① 是否提前听新课部分的录音② 是否阅读课文③ 是否查找新单词的意思,了解课文内容

(3)课后复习习惯

① 是否认真、独立完成作业② 是否检查作业③ 是否分析错题原因、及时订正

(4)其他

① 是否在实际场景中运用所学英语② 学习课文后,是否理解内涵并付诸实际行动

2、调查的方法

(1)随机抽取茹各庄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五十名

(2)问卷调查法和行为观察法

三。调查结果

1、注意力易分散

小学生正处于多变时期,他们好玩、好动,好奇心强。教师虽然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但是教学原则没有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上新课时,教师设置了角色扮演的环节,请同 ……此处隐藏12932个字……原因中认为这门学科无趣的有78人,占28%,认为老师教学方法不好的有58人,占21%,因为自己成绩不好的有44人,占16%,因为不喜欢这门学科的老师的有41人,占15%。

6、学生认为校园环境能对学习起到帮助作用的有216人,占77%。

7、学生认为家庭能对学习起到帮助作用的有210人,占75%。

8、学生认为学习兴趣受自身影响的有136人,占48%,受老师影响的有68人,占24%,受周围环境影响的有62人,占22%。

9、认为学校、老师依靠开展学习方面的竞赛能提高学习兴趣的学生有185人,占66%,认为经常鼓励自己能提高兴趣的有83人,占30%。

10、认为家长经常辅导自己做功课能提高自己学习兴趣的有123人,占44%,经常了解自己学习能提高学习兴趣的有100人,占36%。

一、结果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语数的学习兴趣明显高于其他学科,而对英语、科学最不感兴趣。深究其中原因,与以下因素有关。

第一,家庭因素。因社会竞争的压力、就业的困难,家长们盼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心态可谓到了顶点。家长们总希望自己孩子将来能考取理想学校,到社会或工作岗位上时立于不败之地。在此心理支配下,家长只关注与升学有关的科目,其他的科目则不闻不问,只关注孩子的成绩,而对其他的则关注过少。家长的态度,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孩子认为语数是重要学科,其他学科学不学则无所谓。

第二,学校因素。在人事分工上,学校把绝大部分骨干教师安排去教语数,导致其他学科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课堂教学缺乏生机。在教研活动上,学校重点开展语数教研活动,其他非考试科目基本上没有开展,教师的观念得不到更新,导致教学方法落后。在评价措施上,学校也向语数老师倾斜,导致其他学科教师工作没有热情,责任心不够,主人翁意识不强。

第三,教师因素。教师片面追求分数,以分数来衡量学生优劣,导致学生偏爱语数,不关注其他学科,得不到全面发展。教师教学语言不生动,教学手段不灵活,评价措施不到位,教学设计不新颖,枯燥的课堂,学生索然无味。另教师人格魅力强弱,亲和力大小,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起到影响作用。

第四,环境因素。社会、学校、家庭是学生学习、生活赖以进行的主要环境,环境的优良潜在地干预着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系统地影响着学习活动的效果。尽管这种影响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它对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性却是不容忽视的。良好的校园环境,团结向上的班级风气,和谐的家庭氛围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反之,则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五,个人因素。学生大体知道自己的读书目的,但在行动上,他们并不是很认真地学习,对所学的东西不是抱有浓厚的兴趣和持久的注意力。语文、数学适用性强,与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容易理解,他们就比较有兴趣,而学术性强难理解的科学、英语学生则不感兴趣。学生学习意志通常不是很坚强,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二、调查反思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影响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生厌学倾向比较严重,针对这一现状,课题组下阶段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实验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转变教育观念

转变教育观念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一是从面向升学转向适应社会需求。学校教学质量观的确定要充分考虑如何更好满足未来社会发展以及学生长远发展的需要,彻底改变只重语数不重其他科目的做法,在教师分工上,教师专业发展上,教师评价措施上一视同仁。二是从面向少数学生转向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有差异的每一个个体,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确定不同的教育方案,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三是从无视人的发展规律转向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彻底摈弃加重学生负担,搞题海战术,无休止地进行考试的违背人的发展规律的错误做法,让学生轻轻松松来学习。

2、提高教师素质

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教师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提高教师的素质,要加大培训力度。

(1)组织观摩学习。其一,定期聘请专家到学校讲学,聆听专家意见,接受专家指导。其二,与武汉市的名校接上帮扶对子,请他们学校教育前沿地带的有丰富经验的教师现身说法。其三,到同课题学校去学习观摩,开阔眼界,激活思维,吸取更多经验。

(2)坚持读书学习。要求每位教师每月阅读一定量的理论书籍,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并要求教师每月做好1000字以上的自学笔记,写好一篇学习心得。

(3)教师互动学习。一是开辟沙龙对话。以备课组为单位,间周集中一次,每位教师都带着困惑和疑问,作为探究者来参加沙龙对话。二是开设教研论坛。每月可集中一次,以教研组为单位,围绕一个带共性的话题展开讨论,让教师在辨析中成长。

3、改善育人环境

良好的环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是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学校打算在教室走廊上张贴著名人画像,在文化长廊开辟科学家求学故事专栏,各个班级的布置要体现本班特色,黑板报、墙报的设计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是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学校成立家长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教师经常家访,建立家校互访制度,此外,教师要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使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教育规律和科学育人的方法。通过家校的通力合作,把教育的出发点着眼于未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乃发展,减轻学生学习的压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

4、开展多彩活动。

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阶段,爱活动爱表现是他们的天性。学校要针对学生实际,开展多种活动,如学科的竞赛活动,学习标兵的评比活动,优秀作业展评活动等。各班级也要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开展一些活动,如百题无错评比活动,学科趣味游戏活动,数学艺术节活动,学生争章活动等。如此可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感到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扭转学生的厌学情绪,同时学生渴望得到肯定的心理欲望也能得到满足。这样,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也能体会成功的喜悦,体会到自身存在的价值。

5、建立和谐关系。

一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某位老师,就会迁移到喜欢他教的课程。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的,他是构建互相激励和教学相长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爱学生,对学生要有宽容之心,要允许学生犯错误,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和理由,改变以往的教师权威。二是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和谐的同学关系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能使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下投入到学习中去,各班可通过班会、队会的形式,来引导学生珍惜同学之间的情谊,互爱互助,共同进步。三是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对孩子的严厉呵斥、横眉冷对只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以至于越来越讨厌学习。作为父母,在对孩子严格的同时还应该更多的把他们当朋友,多与孩子交流,帮助孩子寻找厌学的根源,帮助孩子找回学习的自信和兴趣,并在学习上给予孩子最大的帮助。

总之,学生厌学现象问题不容忽视,只要我们学校、我们每个教师、每个家庭都重视起来,找出症结,努力想办法来改变这一现状。我想,我们的每一位学生都会把学习当作己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兴趣,成为新世纪的有用之才。

《实用的学生调查报告范文汇总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