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写作 > 观后感

《热血教师》观后感

时间:2025-09-26 13:19:43
《热血教师》观后感

《热血教师》观后感

当品味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千万不能认为观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热血教师》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热血教师》观后感1

师情是一腔热血,师爱是一首赞歌。《热血教师》克拉克对教育的情,宽宏而无私;对孩子们的爱,博大而精深;对教育的真诚,纯朴而坚贞,因此,他的生命因崇高而伟大!——题记

雄心激昂斗志。卡拉克告别优异的成绩,告别亲人,怀揣着去追逐人生中最渴望的东西,敢于梦想,敢于冒险”的斗志,不顾家人的阻挠、不顾同事的规劝,更不顾校长的担心,毅然决然勇敢又潇洒地“闯”进了“虎穴”之中——美国黑人区最差的一个班级执教。

假如不是电影镜头的呈现,也许我根本无法想象,克拉克的学生竟是一群这样的“鬼混混”“无赖”“恶魔”“无可救药的混蛋”……我想用这些词语来形容的话,一点也不过分!孩子们拿教室当战场和舞场,拿课桌当板凳,板凳飞桌子跳,赌博打架、聊天化妆、跳舞逗闹,无所不极。纪律、班规熟视无睹、老师规劝耳旁风,即使是克拉克老师也不过是被孩子们摆布的一枚棋子!

说实话,孩子们的所说、所做、所思、所想,哪儿是学生?面对他们对老师的的讽刺、挖苦、挑衅、恶作剧、打架斗殴、乃至人身攻击……我看了都感到毛骨悚然。然而,克拉克却像蚌一样吸纳、包容、呵护、浸润,经年累月,用自己的一腔热血“舐它,磨它,浸它,洗它,成就了一颗颗珍珠,光彩熠熠!”

虽然只看了一遍影片,但他的事迹却如串串珍珠,历历在目。

精彩一:最顽皮又特殊的泰肖恩,已经被记两次大过,再有一次就得被开除。他在班级中打架两次,一次要自己走,一次闹到了校长室,都被克拉克老师拦了下来,他诚恳地对这个学生,对他的监护人讲:“我们不应该把这样的孩子赶出校门,应该把他留在学校里。我相信他有理由这样做。在泰肖恩遭到毒打后离开家,当夜幕降临时他蜷缩在街上;克拉克找到了“坏孩子”泰肖恩并把他紧紧拥进自己的怀里时,此时,孩子发自内心的“酣畅”哭声,感动得我心碎而泪如雨下,当泰肖恩被宣布成为绘画特长高手时,我替克拉克幸福不已!

精彩二:莎美卡,未成年就已经是三个孩子的妈妈,在孩子们中极具影响力,简直就一“祸水”,她所在之处,绝对没有平静与和谐。然而“细节体现素质,细心表达爱意”。在莎美卡“插队”事件中,即使是全班在陪着不承认自己插队的莎美卡挨饿的时候,克拉克也没有对莎美卡冷嘲热讽,而是耐心地真诚地告诉莎美卡:“我们是一家人,一家人之间不会互相欺骗。”当莎美卡迫于大家的舆论承认了自己插队之后,老师没有落井下石,而是看着莎美卡的眼睛:“我真的感谢你,我为你自豪。”细心的呵护,温暖的激励,无不表达着克拉克对孩子们独有的厚爱。

不做作业莎美卡已是家常便饭,为了帮助她,克拉克晚上到莎美卡家里调查她作业没有做好的原因,为她繁重的家务(要照顾3个孩子,要做晚饭)震惊,主动帮助,却被孩子家长误解,告到学校要开除他。克拉克不往心里去依然坚定地告诉莎美卡的家长,“莎美卡是一个聪明优秀有领导才能的孩子,我们应该共同努力让她到重点中学继续学习。”说服了她的母亲,并且一起默守协助,终于使得莎美卡取得了与众不同又无比优异的成绩。看着家长与孩子那甜美感激的笑容,我在想:没有坚持与坚守,没有付出与奉献,怎会有这样的感动与幸福?

感动我的何止这些,还有克拉克对教室的精心装饰,然而却被和孩子们糟蹋的一塌糊涂;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他在学生“控制下”,每隔15秒就喝下一盒巧克力奶,可气的是孩子们大声疾呼“吐!吐!快点吐!”;关键时刻克拉克不幸病倒,但为了不影响孩子的学习,他用录像与孩子学习,可喜的是良心发现的孩子们没有辜负他的一片爱心,学得很认真。

还有很多很多……

扪心自问,自己该怎样做老师呢?

也许自己一生都做不出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动人事迹,但是我可尽自己所能让孩子们享受到我教育下成长的幸福。

基于这样的教育“理想”,我想翟教授的讲座已经给了自己很好的引导。

“健康心态点亮人生”,正如翟教授所言口乃心之门户,相由心生”,人生在世,与人相处,尤其与孩子们在一起,要时时拥有一颗“喜悦心”,让“正念、正思维、正见、正语、正精进”相生相进,相伴相随,修己悟道,以求“正果”!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以真善美启迪影响幼小的心灵。

“角色就是人格”,秉承“敬而不失,恭而有礼”的原则,坚持敬人、敬业、敬学、敬事的工作生活态度,以《热血教师》中的克拉克为榜样,在“爱与责任”下,用良知与孩子们过简单的日子。

尊重生命,善待宽容孩子、不因犯错而训斥,不因笨拙而讽刺,不因懒惰而轻视,不因落后而放弃,把孩子看作成长中的人,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与时消息、与时偕行,与时俱进,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高标准严格管理自己,做好该干的事,做好能做好的事,不说不该说的话,不做不该做的事,团结协作,和谐共处,用心做事,用情做人。

为人师表,时时绽放教师的人格魅力,用知识充实,用思想引导,用修养熏陶,用行动带动,用真情感化,用爱心浇灌,用智慧启迪,用生命奉献……

我坚信:师情是一腔热血,师爱是一首赞歌。只要我们也具有克拉克那样宽宏而无私,博大而精深的教育情怀,具有克拉克那样勇敢无畏自强不息的坚强意志,那么,我们的校园就会更加美丽与温馨,我们的学校就会更加明媚和灿烂!我们的孩子就会更多的享受到在我们教育下健康成长的幸福!

《热血教师》观后感2

当听到老师说要我们写什么《热血教师》观后感时,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这是什么呀,要怎么写呀?”后来才知道哦!这原来是一部电影,名为《热血教师》。一听到“电影”两个字我就有些迫不及待的想看看了,因为我的最爱就是看电视、电影了,呵呵!很烂的爱好吧!切当今社会谁不喜欢看啊!所以下课回家后我就上网开始看这部电影了。

一开始我就抱着好奇心去看,结果当电影刚放映时,我一看是外国题材的电影,我的好奇心、兴趣突然下降了,真是360度的大转变。但是为了写论文我还是坚持继续看不过慢慢的我被剧情吸引了,俗话说女人就是善变,虽然我不是但(这时完全可以用这个次来形容)。最后在我的笑声和感动中看完了这部电影。

后来为了更多的了解这位教师,我在网上查了一些资料,罗恩·克拉克,出生在北卡罗来纳州,大学毕业后周游列国,23岁开始在家乡的一所乡村学校任教,5年后来到纽约市哈莱姆区,取得巨大的教育成功。

对克拉克的最初印象总觉得他是一位幽默、风趣,有点神经质的老师。但看完整部电影后,我看到了这位外表普通的教师身上的光环,他开启了孩子们对未来封闭的心,使他们不再懦弱,不再气馁,不再“沉沦”,而是敢于在别人否定的眼光与评语中开始做梦,敢于冒险,去追逐自己 ……此处隐藏9697个字……前颁发的,这让我很震惊。后来我想了很久,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我想在克拉克眼中,光靠成绩是不能评价一个人的未来和一生的。因此根据每个同学的具体情况,给每一个同学颁发了一个奖,对每一个同学的优点进行了肯定与鼓励。我想这就是真正的因材施教吧,它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想这是很难得的,试想在中国,如果某个学生不好好学习,整天就画那些奇奇怪怪的画,这个同学肯定被批评。所以同样是考试制度,有时我们真的应该好好反思自己。

但这个过程是艰难和痛苦的,克拉克中途想要放弃自己的理想时,他女朋友给他极大的鼓励。这一情节让我看到了一个立体真实的克拉克,同时也看到了爱情的伟大力量。首先克拉克是一个真实的人,普通的人,他有理想,有情感、有痛苦;他不是神,不是英雄教师,为了教书,可以失去一切。西方一直很看重爱情,认为爱情有无穷的力量;而中国则更看重事业、功名。但是在我们最痛苦、最无助时,能给我们力量的往往不是我们自己,而是他人,亲人、友人、爱人,亲情、友情、爱情。这是我们最爱的人,一直在支持着我们,是他们让我们有了新的力量与动力。也正是他的女朋友让他重新鼓起了勇气,去做第一个为孩子们引路的人。

不断的努力后,克拉克的执着与热情终于感动了孩子们,取得了他们的信任。接下来就是他发挥自己的时候,他结合孩子们的性格和情况,因材施教。让学习充满欢乐、幽默与创造性。最终他取得了胜利。

三、关注问题学生,以心换心

他对问题学生的极大关注,其实每个学生都是有潜力,而且孩子更多的是受到了家庭环境的影响。有领导力的萨美卡疲于照顾弟妹,克拉克与其母谈心肯定了其的聪明潜质,说服家长信任自己并让她孩子继续上学多花点时间在功课上。寄养的汉肖姆与老师冲突不断,喜欢涂鸦,卡拉克充分肯定,并鼓励给他补课,当他抱着被打伤躺在下雨小巷中的孩子,感动不已。

克拉克点燃孩子们热情,指引他们方向,激发他们的兴趣,由此每个孩子都是可爱的、好学的、潜力无限的。

从克拉克身上我看到了,身为教师自身要拥有优秀的素质和高贵的品格,更重要的是对待学生的态度:爱心、耐心、尊敬、信任,且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这最后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在现实里几乎很少看到,我想这也是电影中经常出现老师如何教育“坏”学生这一典型的一个原因吧。在我们班就有好多调皮而又个性的学生,像克拉克先生这样有这么多的奇妙思想和独特方法,我决定在以后的教育教学生活中我也尝试一下克拉克先生的方法。

我想作为一名教师,只要有对工作的热情,有对学生的爱心和耐心,能够多思考,求创新,并能够执著坚持,就能成为一名好教师。

《热血教师》观后感8

今年的暑期培训时接触《热血教师》这部电影,随后按捺不住好奇心,迫不及待的想欣赏这位教师的风采。看完影片我被有关克拉克老师那真实的故事吸引的无法自拔,在笑声与感动中,我深深的感到:在学生的面前,教师如同一位播种者,只有将爱深深的植入这片大地,才能收获满束的芬芳。

影片《热血教师》中的男主人公伦·克拉克是一个很有理想和充满爱心的年轻男教师,影片一开头就描述了他在北卡罗里那州的小学应聘临时教师的情景:第一天来和学生们见面的伦·克拉克听从校长的安排在教室外面等候,忽然看到一个小孩站在垃圾桶里,他便过去询问小孩,小孩耷拉着脑袋无辜地回答说是老师因为他不会学习所以将他和垃圾一起“扔”出来了,伦·克拉克听后毫无鄙夷之意,反而和小孩攀谈起来,证明了他是可以学会很多东西的,最终将他抱出了垃圾桶。小小的一个细节,管中窥豹,看出克拉克的“爱的教育”方式。

但是迎接他的又是什么样的学生?男孩子打架、闹事、赌博、偷钱;女孩子上课化妆,吃泡泡糖,老师的话对于他们只是耳旁风,“老师”这个词对于他们没有任何意义,甚至是他们最为鄙视看不起的人,更不要让他们来尊重老师了,那简直是天方夜谭。可是,克拉克老师用他的行动,换来了教育的奇迹,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热血教师赢得尊严的行动中吧!

一、转变策略,初现爱的教育

对面同年级的孩子在吃午餐的时候,都井然有序,默不作声,规规矩矩的排队去餐厅,而自己的那个班哪?还没等到铃声落下,就像一个炸开的蜂窝,“哄”,吹着口哨,歪戴着帽子,踢踏着鞋子挤出了教室。在第二天,克拉克老师锁上教室门,逼孩子们排队,结果是当时效果达到了,可次日,教室里桌椅被砸,墙壁黑板被涂的面目全非,反而更让孩子们讨厌他。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如果没有任何沟通交流,在没有达成共识的前提下,就去逼迫学生做一些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只会让学生离我们越来越远,对我们越来越厌恶,事的其反,得不偿失。于是,克拉克老师立即调整了自己的行动方案。

二、拉近距离,初见平等的教育

他主动接近学生,学跳女孩最喜欢的跳双绳,虽然在学生的面前跌倒,在学生面前显得笨拙,但依然坚持到底,最终跳的和他们一样棒。当他和最顽固不化的沙美卡,一起跳的时候,他慢慢走进了他们的世界,让他们看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要和他们一起玩,一起度过,是可以相信的人。

李镇西老师曾经这样写过:“我们必须会变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老教育家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我们首先是孩子的伙伴,是孩子的朋友,然后才是老师。他越是忘掉自己的尊严,学生越是对老师油然而生亲切之情——这就是教育的起点。

三、真情行动,实现自由的教育

在影片中很让人受启发的自由教育模式大概是伦·克拉克利用课堂开了一个生日派,他给学生们讲了一个自己亲身经历的蹦极故事——完成了自己以前从来不敢想象的事情。他告诉学生:“住在这个教室中,我们每天都在攀岩,我们一直在努力向上爬啊爬啊,我们已经到了顶端,现在是该跳的时候啦!”学生们深受感动,明白了自己的价值,勇于承认“Yes, we can”!为让学生记住美国的总统和历史事件,老师自编了说唱,配上音乐,边跳边唱。当学生从惊奇、雀跃、参与中平静下来之后,他们必定感受到了老师新颖的教学方法带来的神奇变化,更感受到了老师为了让他们学习好,所付出的努力。

在影片最后是最感人的场面了。学生们顺利地毕业,伦·克拉克在教室和学生、家长们一起在开毕业典礼。正在这时,校长走了进来,宣布一个不曾预料的消息——伦·克拉克所带的班级的总成绩排名全州第一。尤其是那个曾经最叛逆的莎美卡居然在数学和英语两科都得了满分。全场激动,皆大欢喜!

影片中让我泪盈满眶的地方是当克拉克累倒以后依然没有忘记学生,在自己家里让朋友帮着把要讲的知识录下来给学生播放,学生此时也适应了这种学习方法,并逐渐随着老师的热情学习进步了许多。就是这样一个不拘小节,充满活力,和学生打成一片,毫无架子的老师他的行为没有我们所说的师道尊严,没有老师派头,没有学生面前的高高在上,好像显得毫无尊严,可是他确用行动诠释着耐心,细心,关心也爱心,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敬与热爱,赢得了学校领导,家长的肯定,他没有尊严吗?

“人要去追求人生中最渴望的东西,敢于做梦,敢于冒险。”这是克拉克老师告诉孩子们的话,也是告诉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都渴望得到学生的信任,学生的爱戴,学生的尊重,最终获得教师的尊严。

《《热血教师》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